- 註冊時間
- 2008-4-4
- 最後登錄
- 2024-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5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17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痔瘡手術麻醉風險高?!肝硬化3族群不宜手術
媒體報導,日前有一家知名醫美診所,為1名70多歲老婦人進行痔瘡手術,在術前不幸死亡,引發不少爭議,雖然目前仍在檢警調查中,但是「年長者是否適合開刀治療痔瘡?」卻是大家關心的課題。
痔瘡,一定要開刀嗎?醫師指出,痔瘡是許多人難以啟齒的隱疾,因為不一定會有疼痛和不適的感覺,加上尷尬、怕羞等因素,使民眾常有恐懼與迷思,甚至無法理性、客觀地面對手術及風險評估,徒增醫療糾紛。
痔瘡嚴重影響生活 才需要動手術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東晟指出,痔瘡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從青少年,到年長者都有可能發生。門診統計,因痔瘡開刀者,大約集中在30至50歲之間,男女差異不大,甚至有高齡90多歲的老翁成功手術治療痔瘡的案例。
總括來說,兒童、青少年相對較少,而中、老年人,卻是痔瘡開刀常見族群。通常醫師會依症狀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初期可以透過生活習慣改變、藥物塗抹和栓劑等方式處理,若嚴重影響生活,多會建議患者以開刀來根除病灶。
任何侵入性手術都有其風險存在,術前評估風險很重要。
痔瘡術前詳細評估 不一定要開刀
痔瘡,就是肛門附近的血管因為受到壓迫,而產生嚴重靜脈曲張的狀況,初期不一定會有疼痛、不適感,但通常會有解便帶有鮮血的狀況,因發生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內痔和外痔2種。
外痔因為比較有疼痛感覺,所以容易發現。若不積極治療恐有排便受阻、發炎疼痛等情形。相較之下,疼痛感覺較不明顯的內痔更難治療,常會發生因延誤處理而產生痔瘡脫垂、組織壞死的狀況,最後往往只能透過手術來處理。
張東晟主任強調,任何侵入性手術都有其風險存在,醫師在與患者溝通時,應先了解患者生活習慣、慢性病史、藥物過敏等因素,若需手術時,通常會建議下列處理方式:
1.橡皮筋結紮:以橡皮筋置於直腸內痔瘡的基部,橡皮筋可以切斷血液循環,痔瘡就萎縮。
2.硬化療法:將一種化學溶劑注射在血管周圍,以收縮痔瘡。
3.雷射凝結或是紅外線光照血液凝結法:這種手術使用電熱、雷射或是紅外線燒灼,並摧毀痔瘡組織。
4.痔瘡切除術:外科手術是除去擴張或嚴重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麻醉風險高 肝硬化3類病人不宜手術
雖然手術需要麻醉方式進行,進行時間約半小時,但是只要是麻醉都會有其意外風險。另外,有肝硬化的患者、免疫不全和凝血功能異常等3類病人,都不適合做上述痔瘡手術。因為肝硬化的病人洗凝血功能通常都很不好,容易發生術後出血的問題;凝血功能異常的病人,也容易在術中及術後產生出血的併發症;免疫不全的病人,容易發生感染的問題,所以不適合手術。
目前痔瘡環狀切除術,雖然標榜安全性高、傷口小、恢復速度快,然而並不適用所有的痔瘡患者,例如:痔瘡脫垂太嚴重,該種手術也無法處理。更需要留心的是,成環狀切除如果沒有正確使用或是使用方式不當,可能造成直腸內壁發炎感染,或是造成肛門括約肌受損,導致大便失禁的狀況。最好於術前和醫師討論,避免引起醫療糾紛,導致無法彌補的遺憾。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0/566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