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國土麤妙」是講環境,「妙」就是環境非常美好;「麤」就是環境很惡劣,不怎麼好。
這是十方世界都差不多。他的極樂世界是怎麼建的呢?是「取人之長,捨人之短。」,
那個世界好的,我才取,我要;不好的,我不要。換句話說,極樂世界是集十方一切諸佛世界美好的大成,
一切諸佛世界,好的它都有,壞的它統統沒有,它是這樣建造出來的。
這要是以我們現代人觀念來說,非常合理,他是到處去參觀,到處去考察;
取人之長,捨人之短;所以他聽了、看了之後,便「選擇所欲。
結得大願。」,這個「大願」便是四十八願,所以四十八願並不是憑空發出來的,
是在參觀考察當中,他的心得,從他感想心得裡面發出來的,所以四十八願也不是一次發的,
也許這時候發了一願,再過幾天發了兩願,是這樣長年累月修學心得當中產生的,四十八願是這樣來的,在一一世界選擇而得來的。
十四、【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
前面我們講「至心求道。精進不止。」,這個地方我們看到法藏比丘確實作出來了,
「便一其心」就是「至心」;「選擇所欲」就是「求道」。
下面「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這四句就是「精進不止」。
「行」,一定先有「願」,有願就是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方向;我要向這個目標、
這個方向去努力,然後精進的「求索」,「求索」就是修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