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上明本經,廣應群機,而其恩德尤深於我儕凡夫。
當今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
但憑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徑登不退。
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
故大悲慈父,兩土導師。憫念我等,開此淨土法門,妙顯苦樂二土,激揚沈迷眾生。
此大火聚,彼清涼池,寶蓮在前,刀山在後。於是自然生起勝願,厭離娑婆,求生極樂。
既生信願,更持名號,便得度脫。生彼國已,見佛聞法,得無上悟,由有念而入無念,因往生而契無生。
頓悟此心,本來平等。唐海東元曉師云「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宗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
丙 他力妙法,善護行人
其他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
例如《楞嚴》中廣明行人於禪觀中之五十種陰魔干擾。
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故該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是故其餘諸法,名難行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