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8-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7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10個常犯「營養偽知識」你被洗腦騙了嗎?
《生命時報》盤點10條根深蒂固的「偽常識」,提醒大家不要誤闖雷區,被似是而非的觀念騙了。
1.瘦肉不含脂肪
瘦肉不含脂肪,屬於健康的食品?這得畫叉叉了。瘦肉其實內含「隱性脂肪」,約0.4%~30%,如豬的瘦肉脂肪含量為6.2%。
2.沒有鹹味的食物不含鹽
我們周遭早已暗藏許多高鈉食物,很多食物吃起來不鹹,卻含有不少的鹽或鈉。意外嗎?就算白麵條也是含鈉的,其他還有白麵包、蛋糕、果凍、餅等等都是。
3.不甜的水果含糖量少
水果裡有多少糖分,光憑口感不足以判斷。例如火龍果和奇異果不算甜,但實際核算,火龍果100公克含碳水化合物13.3克,奇異果100公克含14.5克,都算是高糖的食物;另外蘋果、柳橙、荔枝、柿子、香蕉等等含糖量也不低。
4.乳白色的湯更有營養
白色的湯是最有營養的,白色代表裡頭含有蛋白質?實情乳白色湯頭只是脂肪微滴均勻分布在水中,形成乳化現象,所以脂肪愈高,湯愈容易熬成白色,這跟營養價值沒有太大關係。
5.食物掉色是因被染色
洗黑米或桑葚時水被染黑,難道這是被染色的黑心食品?其實食物掉色是色素溶解的正常現象,紫米、紫甘藍、藍莓等都含有水溶性色素「花青素」,遇水掉色不一定是染色,而是其天然的顏色。
6.糖類是糖尿病元凶
常聽人說,「不敢吃太甜怕得糖尿病」,糖真是引起糖尿病的元凶嗎?其實糖尿病是胰島素失調所引起,與攝取的糖關係不大。當然如果已罹患糖尿病,自要嚴格管控食物中的糖攝取量,若沒有糖尿病,吃糖並不會罹患此病,但通常糖分不利健康,還是少吃為妙。
7.堅果讓人發胖
都說堅果熱量很高,吃了容易發胖,但研究指出每天吃50克堅果持續六個月,受試者的膳食中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鎂和銅的攝取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體重無明顯變化。
8.有梗的蔬菜才有膳食纖維
芹菜、白菜這些梗粗又硬,所以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但梗只是蔬菜纖維的來源之一,沒有梗的蔬菜常含有更高的纖維質,例如毛豆和蕃薯的膳食纖維量可比大白菜還高。
9.維生素飲料能代替水果
很多人以為,維生素飲料比白開水有營養,喝了就等於吃水果,但這些飲料的維生素多為人工合成,水果的維生素卻是來自天然界,還含有礦物質、膳食纖維、花青素等植化物,這些都是飲料無法供給的。
10.天天喝檸檬水可防癌
網路流傳,每天喝檸檬片泡水可防癌,但食物防癌不是單一的,需要多元攝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防癌膳食指南指出,不要盲目相信特定食物的神奇功用,攝取多樣化的蔬菜水果和食物才是王道。
健康知識日新月異,以前認同的觀念,在新研究的發表下,很快就成為不合時宜的錯誤資訊,所以要盡早更新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