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嚼檳榔易致癌 無法消毒口腔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哥哥你好色 藝術之星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3-27 11:43: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嚼檳榔易致癌 無法消毒口腔

台灣口腔癌患者中,近9成有吃檳榔習慣,不過「紅唇族」間卻流傳「吃檳榔可以消毒口腔,不吃反而會得口腔癌」的說法。醫師表示,吃檳榔的傷害雖非立即性,但只要養成嚼食習慣,8到25年後就會演變為口腔癌,即使戒掉一段時間,還是可能罹患口腔癌,民眾切勿聽信傳言。

戒掉 仍可能罹口腔癌

亞大醫院耳鼻喉部頭頸外科主任陳亮宇指出,門診中有一些病患誤以為「檳榔有消毒作用,一旦不嚼檳榔會損害牙齒」。細問後才知道,原來是不少吃檳榔的民眾在嚼檳榔一段時間後,口腔內出現紅斑、白斑、疣狀增生以及黏膜下纖維化等癌前病變,他們因擔心罹患口腔癌趕緊戒檳榔,但過了幾年後,癌前病變形成口腔癌,讓紅唇族誤認戒檳榔無效,「不吃檳榔反而會得口腔癌」。

陳亮宇表示,台灣口腔癌患者中,有9成都有吃檳榔的習慣,罹患人口以25至44歲的青壯年居多,若合併有吸菸、飲酒及嚼檳榔者,則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更是無上述習慣者的123倍,機率實在很高。

部分吃檳榔的民眾認為,只要不加紅灰、白灰或荖葉就不會得口腔癌,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因為俗稱的「菁仔」,也就是檳榔果中所含「檳榔鹼」早被確認是一級致癌物,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吃檳榔。

陳亮宇並說,口腔癌早期的口腔黏膜病變不會有疼痛感,若發現口腔內有類似紅色的天鵝絨斑、白色斑、難癒合的潰瘍,或不規則的硬結塊,以及溝裂狀的組織變化,伴有轉移的頸部淋巴腫塊,都可能是口腔癌的臨床症狀,提醒有嚼檳榔習慣的民眾,除趕緊戒檳榔外,更應定期作口腔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7 19:2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