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14
- 最後登錄
- 2024-1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67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5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近年多間日本拉麵店到香港開業,一般人誤以為拉麵是日本的傳統美食。其實拉麵在日本成為潮流不過是數十年的事情,大概是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國內經濟大倒退,不少回國的士兵流離失所,這時候廉價的拉麵乘勢而起,為勞動人口提供動力,順理成章取代了蕎麥麵、烏冬麵而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麵食。
看似很合理的發展過程,其實拉麵和日本傳統清淡的味道截然不同,要一躍成為主流,還是有賴政府的決定。早在二戰之前,拉麵在橫濱中國人聚居的地方出現,加入了鹹水的麵條,可以增加黏性而且有獨特風味,不過和烏冬麵、蕎麥麵最大的分別是用了肉湯,這是舊社會禁止食肉的日本難以接受的事情,所以最初的出現就只是「唐人街」的食物,並未受到很大的注意。
真正的關鍵是戰後日本需要美國的糧食援助,當時麵粉是美軍主要的「剩餘物資」,大量的麵粉進入日本,取代了短缺的稻米成為主要食物,問題是日本人不習慣吃麵包,政府也擔心本土的飲食文化改變,有天會受到西方經濟的主宰。剛吃了美國的原子彈,對敵人的援助肯定存有猜忌,於是以麵粉製成拉麵,就可以避免追隨美國的情況出現,可以說政治因素決定了拉麵的正式登場。同時,味道濃郁而且營養好的肉湯拉麵可以讓人感到滿足,彌補了戰敗的心理創傷,而且不少士兵都接觸過中國式的肉湯類拉麵,無論是牛肉、豬骨、雞肉都可以是湯底,這些都使拉麵在戰後迅速發展起來。
美國的援助麵粉促成了拉麵登上了日本飲食舞台,但細心觀察,不難發現拉麵只在東京一帶受歡迎,這可能是當年的飢民都集中在東京一帶生活,又或者是關東地區缺少了蕎麥做麵,但愛吃烏冬麵的關西地區,仍舊可以麵粉製作傳統烏冬。直至今天,全日本拉麵店鋪數目,前十名都集中在東日本,可見習慣了的口味,並不是政治力量可以扭轉過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