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為何要追求進步?我們出生,然後死亡。其他所有生命也分享同樣的命運。為什麼還要掙扎著改善自我?那有什麼用?假如自己無法實現,心懷期望只能導致各種痛苦。何不過一種沒有期望的生活,只是看它將會發生什麼?
那個冠軍Jim獲得了頭名。真酷!接下來呢?他又想設定目標贏取銀河系演講冠軍嗎?好啊,我們就給他那種冠軍。然後又如何?
這裡有沒有人嘗試過一種不設定目標,不參與競爭,不追求進步的生活?完全不帶期望地跟隨直覺做事。這難道不是一種安寧平和的狀態嗎?這不就是我們真正追求的結果嗎?”
你並非必須得設定目標或奮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個人成長是種清醒選擇,它完全取決於你。此網站志在幫助那些已經或正想做出這種選擇的人士。對於這個群體之外的人,訪問此網站將沒有任何意義。面對這些人,我更願向其推薦這個網站(葬禮規劃網站。譯者注),那就是結束成長並準備好永享安寧人士的下個邏輯步驟。
好吧,這是我說明個人看法時有點諷刺的一面… 我將在此重述這個問題:奮力成為更好自我的過程,與獲取內心安寧的追求相衝突嗎?
我的回答是:一點兒都不。兩者確實能出現在相同道路上。描述這種狀態的一個術語可以是:心中有佛的生活。當身處這一狀態,你便已找到個人生活的目的,並清醒自主地過著實現目的的生活。
意想讓你的未來在某方面跟過去相比不盡相同,或變得更加美好,並不會自動與你的內心安寧相衝突。導致內心缺乏安寧的問題在於依附感。當你過於依附某種外在結果,試圖控制難以完全處於自己控制之下的事物時,你就將失去內心的安寧感。但當你能在抱有意願的同時,無需對未來結果保持特定期待,便可在不喪失內心安寧感的情形下,體驗到個人的巨大成長和積極改變。
我將給你舉個簡單例子。創建此網站並寫作博客文章時,我的首要目的就是説明人們成長。對我來說這便是心中有佛的狀態。但與此同時,我還擺脫了自己必須得到任何特定結果的企求。我心中會想著想要發生的事情,但仍對所有可能結果保持開放和接納態度。一些人在讀到這個博客時可能深受幫助;另一些人則可能毫無影響,甚至誤解我寫作的內容。這部分現實便超出我的控制。假如我變得過度關注他人反應,就永遠無法體驗到內心安寧。相信自己需要控制你無法控制的事情,就是自找壓力和不堪重負的妙方。
我對生活的態度是,能身處一年又一年不斷成長的狀態,就是任何人可以希望獲得的最棒冒險體驗。成長肯定同時包含痛苦與歡樂,但成長的痛苦只會使你的歡樂更加甜美。正如紀伯倫在《先知》中所言:
“當你們快樂時,審視自己的內心,你們會發現曾經的憂傷如今卻讓你們快樂。
當你們憂傷時,再次審視自己的內心,你們會發現曾經的快樂如今卻讓你們流淚。”
想過一種毫無期望的人生絕非什麼天生過錯。但那也是你將收穫的結果……空無一物。如果你不想從生活中獲取任何事物,那你幹嘛還生活於此?幹嘛還麻煩自己每早辛苦起床?
很多人都喜歡問這個問題:“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但生活也在問你另一個問題:“你生活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由自己來解答的問題。假如不願回答,那我們給出的答案就是空無一物,而我們最終也將按照自己的答案去活(其實是去死)。我對此問題的個人回答是,自己生活的目的就是不斷成長並説明他人成長。對我而言,身處這條道路等同于擁有內心安寧的狀態。這世上不存在一個終點,可以讓我在抵達後說出:“我已經完成成長。”它並非我要追求的某種遠方終點狀態,而是這條道路本身就能讓我感到心滿意足。如果我參加一場競賽,輸贏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競賽過程本身充滿樂趣和興奮。若我設定一個目標並為達成它不斷前進,目標最終能否實現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會盡情享受整個過程。
如果我最終成了百萬富翁,在競賽中贏得頭名,或創建出一份龐大生意事業,這些到底又有何重要之處?長遠看來它們都將隨塵而去。但經歷這些事情的過程——斬落心中恐懼之獸的頭顱,創建全新能力技巧,擁有新鮮洞見卓識,一路遇見接觸新的人群,受阻跌倒再拍落身上灰塵 ——那才絕對叫人滿心喜悅。
不過最關鍵的是,沒人必須得清醒自主地成長。生活本身將保證你無論如何都要成長。一個人如何能活在地球上卻不學習和成長?你要麼清醒自主地成長,要麼生活會向你拋出各種經歷,逼迫你渾然無知地成長。直到你最後死去埋入地下,成長和改變才能保證停止。所以,我的人生決定就是擁抱這一事實,追隨清醒成長和主動改變的生活歷程。另一選項就是渾然無知地成長。我兩種選擇都體驗過,最終發現清醒自主的成長更讓人享受和心滿意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