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每年到了三、四月清明連假時,小編都會回金門看看老長官順道帶瓶高粱回來暢飲
不過最擔心的是 "霧鎖金門"! 小編還記得之前當兵時,有次返台假遇到大霧,結果飛機停了兩天才飛,當時心情可是down到谷底 所以現在出發前都會先請金門的朋友幫忙確認一下天候狀況 據金門的朋友表示,現在每天都霧濛濛的,真不知是濃霧還是祖國的善液來襲...
小編:喂喂,你說真的還假的?我看你是眼鏡沒擦乾淨,還是電動打太多眼花了吧!
其實聽到這邊,小編不免緊張的心頭一顫 因為台灣十大癌症排行榜,肺癌每年都在提升,至今年為止已經爬到僅次於大腸癌的第二名 真的不可再輕忽下去,畢竟肺部感染了是屬於無法復原的傷害 看來去金門真的要像大明星一樣戴著口罩出關了
還好現在口罩設計的都很密合、舒適,戴久了也不會覺得悶
而且還越作越時尚,戴久了變成口罩姬,容易被人誤會成口罩才是本體呢! 戶外戴口罩已成為全民保衛健康的新作為
不過回到室內,若繼續戴著口罩,對於交談或吃飯的確會帶來不便
小編雖然住在天龍國,也對天龍人重視空氣品質的態度感到認同 但可不想時時都戴著氧氣罩阿~
這時就得靠儀器來淨化室內的空氣品質,今日要介紹的這款儀器不是別人,就是Dr.Air(空氣醫生)!
取名為空氣醫生,就是要替目前骯髒的空氣診治,還給民眾最乾淨的呼吸環境 空氣醫生旗下的產品多多,這次體驗的怡可淨活氧機其型號為Dr.Air Q Cube INT-25 以下內容以Dr.Air空氣醫生來稱呼,章節主要分為【怡可淨活氧機開箱鑑賞】、【怡可淨活氧機實機測試】、【怡可淨活氧機保養清潔】與【怡可淨活氧機試用心得】
【怡可淨活氧機開箱鑑賞】
【▼】在包裝外箱上可以看見Dr.Air空氣醫生五大先進淨化技術,面對這麼多專有名詞的產品,小編以往都會先上網爬文做功課,深怕別人以為我們不懂,不過這次真的太過於抽象,只好直覺的去感受Dr.Air空氣醫生與他牌空氣清淨機的差異。
一、獨特主動式 Q-ionz 電離子技術
二、Q-UV殺菌功能
三、QHPA主動式殺菌離子技術
四、Vac Q-Static可重複使用靜電濾網
五、Q+ Active O3 Booster超氧淨化技術
【▼】誰適合用Dr.Air空氣醫生?這的確很重要,不然買了放在角落長灰塵也不是小編的作風,不過看到包裝列出這八種集合的涵蓋外加下方有不同國家的國旗,就不難知道Dr.Air空氣醫生幾乎是人人(全球)都用的到的阿~
【▼】包裝側面的這位老兄,想必這位應該就是空氣醫生了吧!在他身旁有Dr.Air的產品規格與QRCode,要follow他的網友們可直接在臉書粉絲團搜尋 "Tmax Dr.Air"
使用坪數:最高可達25坪(開放式空間)
機體尺寸:寬度16.5 公分 / 高度16.5 公分 / 深度17.8 公分 (長寬僅可樂罐高度)
機體重量:1 公斤
耗電量(W):最高21W(大約1支日光燈耗電量)。
風扇段數:三段式可調整風扇 (附遙控器)
保固服務:全機一年保固
【▼】"恭喜你選擇了清新良伴" 在Dr.Air空氣醫生包裝外箱上採把手式的設計,方便讓消費者提了就走,開箱先看到的是Dr.Air空氣醫生的使用手冊、保證卡以及相關配件,主機則是用保麗龍作安全上的固定。
【▼】遙控器輕薄短小,大概就一根食指的長度,正面有三個功能實體按鍵,由上而下分別為電源開啟、風扇強度與模式選擇,使用的電池為CR2025鋰電池,記得使用前要將塑膠擋片給拔除唷~
【▼】電源供應器的部分,其型號為FJ-SW1501600UD,額定輸入為100-240VAC@0.6A(Max)50/60Hz,輸出為15VDC@1.6A。不過僅通過R45089的檢驗,並沒看到有安規的認證。倒是提供的線還蠻長的,約有250公分左右,讓Dr.Air空氣醫生醫治空氣不受「線」制!
【▼】這次體驗的Dr.Air空氣醫生似乎有點小改版,之前在展場看到的前視網格似乎是方形的設計,這次改為六角蜂巢狀的設計,看起來更為美觀,而在機身頂部有四顆實體按鍵,功能是與遙控器上一致的,差異就在於三段風力的控制,遙控器上是循環式的切換,而機身上可直接增強或減弱風力,而且機身上的實體按鍵還會發出LED色澤(電源紅光、其餘藍光),在夜晚操控時也不會按錯。
【▼】Dr.Air空氣醫生左右兩側的濾網,等等..Dr.Air空氣醫生不是號稱免換濾網嗎?其實應該是說Dr.Air空氣醫生是主動淨化,不是靠被動濾網技術來淨化,這個濾網主要功能是防止顆粒較大的灰塵進入機器而造成機板的損壞,一個月只要清潔一次,水洗或將表面上的灰塵用吸塵器吸乾淨即可。
【▼】而在Dr.Air空氣醫生的機身後方貼有每台獨一無二的產品序號,另外在清潔保養上我們可以發現後蓋採下壓開闔式的面板設計,不需工具,相當的輕鬆便利。
【▼】Dr.Air空氣醫生後蓋底下有個唯一的介面,那就是電源接頭,一般透過變壓器是吃15V,而若為車用點菸器的話,12V也可以正常運作唷~
【▼】至於底部與前面板部分,Dr.Air空氣醫生提供了四個角落的防滑膠墊,防止運作時跟著滑動;前面板主要是清潔風扇時會用到,也是在四個角落提供十字螺絲來固鎖,後面小編清潔保養時會再詳細說明。
【怡可淨活氧機實機測試】
【▼】不過在體驗之前,也要與大家區分Dr.Air空氣醫生與市面上賣的空氣清淨機有何差異?最大的差異在於Dr.Air空氣醫生集合了負離子、濾網集塵、光觸媒、超氧機與紫外線等五項功能,而一般空氣清淨機最多只結合了2~3項功能,五獅合體聖戰士就是強啦~
【▼】Dr.Air空氣醫生五機一體可不是喊假的,還記得體驗日當天,原廠展示了除煙與濾味的實驗,真的是有夠誇張,本來密閉的容器內,經過Dr.Air空氣醫生的除煙效果,變得乾乾淨淨,讓人不可置信,而沾有阿摩尼亞的衛生紙也是一樣,使用前刺鼻味薰得要命,使用後竟然一點味道也沒有,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Dr.Air空氣醫生怡可淨活氧機實際過濾煙的效果,影片中的煙霧、懸浮粒子不是被吸入Dr.Air空氣醫生機身裡,而是利用Dr.Air空氣醫生強大的Q-ionz負離子產生器,快速清除有煙霧之區域,每秒能產生百萬個Q-ionz負離子,更能將對身體有害的空氣汙染(包刮PM2.5)降至地面,還給您一個乾淨的呼吸環境。經過SGS合格檢驗,證實了空氣醫生Q-Ionz 離子技術能處理掉99.9%的PM2.5分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1EQLDRYUA
【▼】第一次開機時,首先會聽見蠻小聲的風扇運轉聲,若沒有燈號指示的話,還真的不知道運轉了沒,真的很安靜,而運轉的同時也會排出一些味道,這些味道像是塑膠零組件,還好運行了1分鐘就消失了。Dr.Air空氣醫生採用大自然的五大技術來淨化室內空氣:
一、強效型光觸媒能主動釋放Q-HA強效淨化分子H2O2.O2-.OH-等媒介來崩解細菌病毒活性並分解化學等有害氣體,最棒的是無二次汙染問題。 二、Q-UV紫外線殺菌光能徹底殺滅細菌、病毒寄生蟲、病原體等有害有機生物,並持有8000小時的續航力。 三、雙極離子具有極速除塵的效果,主要集結PM2.5懸浮微粒、毛屑、灰塵、過敏等因子,以100倍速度下拉離開呼吸上空,輕鬆脫離過敏之苦!
四、Q+AB獨控型超氧系統能除臭殺菌,快速氧化分解甲醛、苯、TVOC等有毒氣體,破壞細菌病毒細胞壁,而且無殘留、全面淨化無死角。
五、VAC靜電水洗式濾網有經過特殊碳化,不必再花錢更換新濾網,淨化環境也不忘作環保。
看到這邊,大家有注意到什麼細節了嗎?沒錯,那就是Dr.Air空氣醫生淨化空氣的方式是屬於主動式的,與一般市面上賣的被動式空氣清淨機有何差別呢?這邊恕容小編在此簡單介紹一下
主動式主要是本身會製造離子並透過風扇釋放出去,而釋放出去的離子會與空氣中的汙染源作吸附或是破壞結構來達到淨化的效果,常見的技術有負離子、*臭氧等。
*臭氧(O3)是由一個氧分子攜帶一個氧原子構成。我們呼吸中所必須的氧 (O2)是 雙原子氣體 。臭氧的第三個氧原子可從臭氧分子中分離出來,和其他物質的分子結合,從而改變它們的化學式而組成。 被動式則是利用風扇將其空氣吸入到機器中,而機器中的濾網會去阻隔汙染物來達到淨化空氣的作用,常見的技術有HEPA*高效濾網以及光觸媒。
*(HEPA濾網的標準由美國能源部設定,對粒徑在0.3μm的粒子, 過濾效果約為DOP 99.97%以上。不過在台灣悶熱潮濕的環境下,反而容易成為細菌與病毒的溫床)
【▼】體驗過程中,總不時將Dr.Air空氣醫生不斷更換位置來淨化,拿在手中真的不像是空氣清淨機的重量阿,仔細秤重一下,才發現這台活氧機才1395克,以麻雀雙小、"五" 臟俱全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Dr.Air Q‐Cube 空氣醫生能淨化將近25坪的範圍,最適合擺在開放式的空間,尤其是大家最常聚集的客廳,常常是看電視、泡茶聊是非的地方,實在應該擺一台有氧機,讓大夥空氣新鮮,才不會昏昏沈沈的。而且黑色機身有莫名的時尚感,能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遠遠看真的還以為是無線喇叭呢!
【▼】眼尖的網友一定發現到了Dr.Air空氣醫生有指示燈號耶~沒有錯,每個燈號都有其意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
◎在插電未開機的模式下,在電源鍵上會發出紅色顯示告知使用者目前是通電的狀態。
◎當開機時會進入一般模式,此時模AWAY MODE模式燈不亮,會啟動電離子與主動殺菌離子技術(Ultra Hydroxyl Module),適用於無特別異味的環境中。
◎在一般模式下按一下AWAY MODE會進入進階模式,此時面板下方的LED指示燈會亮起綠燈,同時啟動超氧清淨技術(Active-O Booster)來循環,適用於較重汙染的環境中。
◎在進階模式夏若再按一下AWAY MODE則為進入到遠離模式,此時LED指示燈會亮起紅燈並啟動所有技術,開始進行兩個小時的殺菌消毒模式,這時人與寵物要遠離,適用於全面性環境消毒殺菌的的環境下。
【▼】這也很重要,必須與大家提醒的,一般空氣清淨機都是放在較低的地上,而Dr.Air空氣醫生可就不能這樣擺了,因為將Dr.Air空氣醫生擺在地上就是看不起它(誤,是沒辦法發揮它的優勢,因為Dr.Air空氣醫生是主動吹出負離子,若你擺得太低,負離子都掉滿地,自然就沒辦法抑制空氣中的汙染源,一般都建議把Dr.Air 空氣醫生放在120~150公分左右的高度,但如果是針對特定地點作清潔、除臭,就可以擺放在指向性的位置上。
【▼】Dr.Air空氣醫生四種模式下的耗電狀況都在20瓦以下,待機模式雖符合源局的0.3W的待機標準,但若能降至0.1W以下,相信在這漲聲響起的時刻,絕對會廣受好評的。
【▼】廁所也是重要的測試地點之一,別看小編家中廁所乾乾淨淨的,因為家中是屬於老式建築,所以沒有空調也沒有窗戶,所以當嗯嗯的時候,味道就真的han恐怖,小編忍住作測試,以上、中、下位置作Dr.Air空氣醫生的進階模式,發現放在人呼吸的中間位置是最適當的,很快就能把味道給消除。
【▼】小編有潔癖,上完大號一定要開啟個消毒模式來釋放臭氧,因為臭氧能分解細菌與病毒,不過記得出廁所時再進行唷!因為臭氧濃度只要高於0.05ppm對會對人體呼吸道有害,不過對植物就有某些程度上的幫助,例如土壤消毒以及熏蒸可防治植物細菌性角斑病以及灰霉病。
【▼】Dr.Air空氣醫生也可以放在棉被中,目標就是殺死棉被中的塵蹣以及黴菌,由於塵蹣是最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並以食用人體皮屑經黴菌分解後的物質維生,所以被動的空氣清淨機根本沒辦法吸入塵蹣,就算吸入了也不會死亡,更難保不會跑出來。不過擺放Dr.Air空氣醫生要特別注意,請把出風口朝向棉被內裡,建議可以把床單折成一座小山丘,但不能整個包覆住,必需將Dr.Air空氣醫生兩側的濾網部分給露出,同時啟動消毒模式消毒枕頭與寢具,2小時過後就有媲美無塵室的清新空氣,被子聞起來也有剛曬過太陽的味道,事實上正是微生物死掉的氣味混合臭氧的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