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9-2
- 最後登錄
- 2025-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53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66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轉載:陽光勵志網
人生在世,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學問這三件大事。如何把握這三件事的尺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外科醫學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銘“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做人要知足”,就是說一個人在物質條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足。《菜根譚》的作者洪應明曾說:“貪得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內心卻一貧如洗;知足的人,身上雖然貧窮,但內心卻很知足。人只要有一點貪戀私利,就會銷熔剛強變為軟弱,阻塞智慧,變得昏聵;仁惠變為狠毒,高潔變為污濁,敗壞一生的品行。”裘老曾擔任同濟醫科大學校長,又是科學院院士,卻一直住著50多平方米的房子,家裡用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舊傢俱,過著很儉樸的生活,他覺得這就很不錯了。這位當代名醫大師,在生活上從不攀比,心靜如水,心寬似海,知足常樂。做人要知足,但絕不是滿足。知足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而滿足則是不思進取。不滿足才能永遠追求,不斷前進;而知足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美麗。
“做事要知不足”,就是說做任何事來不得半點“自滿”和“知足”,相反,要時時“知不足”。裘老是中國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的開拓者,中國器官移植的先行者和權威。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名滿天下,但他仍不斷進取,先後改進了20多種普通外科手術,直到91歲高齡,還在不懈工作、帶研究生。俗話說“知足”難,“知不足”更難,難在既要勇於“知不足”,又要善於“知不足”。“知不足”是以全面認識自我為前提的,肯定自己、表揚自己容易,否定自己、批評自己則難,而要全面認識自己更難。(為人處世 www.suntw.net)不能全面認識自我,就會使自己陶然於“自我中心化”的思維方式中故步自封。因此要知己不足,必須下功夫,冷靜、全面、客觀地分析自我、研究自我,獲得自我求發展、求進步、求完善的內在動力。只有“知不足”,才有可能真正超越自我,實現進步發展。只有“知不足”,才能準確發現自己的錯誤是什麼,根源是什麼,才能主動尋求超越自我的理想目標,找準自我發展的參照系,才能突破自我狹隘眼界,把自己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做學問要不知足”,就是說對待學問要抱著學無止境的態度,在有限的生命裡,盡可能地獲取無限有益的知識。裘老認為“做一名醫生不難,做一名好醫生很難,永遠做一名好醫生更難!”基於此,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每天堅持讀書看報,改稿寫作,時時關注著國內外醫學領域的新進展、新成就。正是憑著這股永不知足的進取精神,裘老在醫學生涯裡才能不斷攀越醫學高峰,取得一項又一項驕人的成就。高爾基說過:“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人缺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知識,頭腦就要枯竭”。認知了學習的重要性,我們就要以一個積極的心態去實現它。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不斷進取、忘我學習的人只有永遠知不足,才能不斷進步有所成就,才能真正成為個對社會有益的人。而這些,不正是一個在學問上“不知足”的人真正快樂的基本條件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