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8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106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1995
- 相冊
- 1
- 日誌
- 374
狀態︰
在線上
|
本帖最後由 cmy004 於 2018-11-11 10:55 編輯
ycic 發表於 2018-11-9 18:56
成詩需韻腳
韻腳增詩窈
倘吟無韻音
中外遙相映
詩韻古今同
青黃不接踵
跳痛自沾通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效法英文十四行詩的詩韻 開白話詩之先河
可惜後繼者 美其名為自由詩體 卻把最重要的詩韻拋諸腦後 變得越來越跳痛了
即使現代文言詩 也大多缺乏古代大師的創新創意 言之有物 白描寫實 而流於形式八股了
有詩意 但沒有詩韻的作品 只能說是具有詩意的小品散文而已
即使是缺乏詩意 但仍有詩韻的打油詩 也仍然是詩 不是小品散文
這樣白話文中的詩詞歌賦與小品散文 就能夠分得很清楚了
PS
痛 取tone諧音
再別康橋 徐志摩 (十四行 兩兩押韻 這樣的排列 才比較忠於原著)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蕭;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