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5-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記者 林奐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體的下半身肌肉占了全身肌肉的三分之二以上,將近七成。肌肉同時也有幫浦的功能,透過肌肉的收縮與鬆弛將血液運送至全身,所以活動身體,有助於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走路促進大腦血液循環 提升幸福感
健走就是一個極有效率的方法。不論男女老幼,任何人都可以立刻開始,不需要什麼特殊工具,也不用挑地點。而且健走和慢跑不一樣,不會對膝蓋或腰部造成負擔,即使是對體力沒自信的人,也可以輕鬆持續。最重要的是,走路沒有「退休」這回事。只要身體能動,就可以一直走到壽終正寢前一刻。
養成健走的習慣,不僅可以維持身體健康,對精神層面也有正面影響。走路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因此有助於活化大腦功能。聽說,以前的發明家總是邊走路邊思考,藉此激發出各種創意。此外,醫學也證實走路可以促進提升幸福感的腦內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分泌量。
日常生活幾乎不活動 肌肉1天流失1%
也就是說,走路對身體、大腦和心靈都有著莫大的益處。只是,現代人生活的環境實在是過於方便,使得走路的機會不斷減少。據說江戶時代(一六○三年—一八六七年)的平民,一天平均要行走三萬步,相較之下,現代人平均一天只走六千到七千步。我們太熟悉有汽車、機車、電梯、手扶梯的舒適生活了,而且從早到晚都坐在辦公桌前工作,說不定還有人一天走不到一千步。
據說這些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活動的人,肌肉量會以一天百分之一的速度流失,而下半身肌肉衰退的速度更是驚人。由此可知,走路與心身的健康直接相關。將坐禪、冥想和健走三者相結合,肯定能更進一步提升平定心神的效果。這是我在千日回峰行中得到的經驗,可以滿懷自信地向大家推薦。
(本文摘自/步行禪:用走路靜心、紓壓,5分鐘心靈.生活整理術/三采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