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至於漢吳兩譯,則缺十念必生之根本大願。可見漢吳魏唐宋五譯,均非無量壽經之善本。
是以會集諸譯,廣擷眾長,另成會本,實不容緩也。
於是夏師會集諸譯之大願,既重古譯多見之廿四,又採世間所流通之四十八,乃以廿四為章,四十八為目,既符「誓廿四章」,又合四十八願。
經中備集諸譯之長,十念必生、國無女人、蓮花化生諸願,皆見於會本。
復妙攝各願精要,以少文而顯多義。
例如《魏譯》第卅八願曰:「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洗濯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願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
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魏譯》此兩願顯衣服與供具之如意。但缺飯食如意。
如《漢譯》第二十三願(《吳譯》為第十四願)曰:「我作佛時,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
食已,缽皆自然去。不爾者,我不作佛。」
(於此又可見魏唐之四十八願,實不足四十八也。)
今此會本,攝集以上三願為:「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需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
可見會本,文約義豐,諸譯所具之彌陀勝願,備顯無遺。是以近世諸賢,公認此為善本,良有以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