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帕金森氏症為神經退化疾病 好發50歲以上族群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4-30 14:29: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4月11日為世界帕金森氏症日,提高全球對帕金森氏症的認識和理解。台中一名50歲王爸爸前陣子常常走路小碎步、容易跌倒、手腳不自主地顫抖,家人想是脊椎方面的問題,帶王爸爸去鄰近的骨科診所檢查,安排做復建,沒想到2、3個月過去,王爸爸依舊沒有太大的改善。

患者到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經過抽血檢查排除內分泌、電解質不平衡或鉀離子不正常的問題,以及進行腦部斷層掃瞄排除腦瘤或鈣化,透過臨床上的量表檢測,確診為原發性帕金森氏症第三期。

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內科宋兆家主任表示,原發性帕金森氏症目前原因不確定,由於大腦基底核的黑質細胞退化,使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產生不夠。很多人都以為帕金森氏症就是失智症,其實是神經退化性疾病,以出現動作障礙為主,一般智力及認知功能初期不受到影響,後期才會合併出現失智;好發年齡平均在50歲以上,但也曾遇過45歲過後就開始發病,60歲以上的民眾罹患機率為1%~2%。

宋兆家主任指出,帕金森氏症病程依嚴重程度共分成五期,第一期會有單側肢體僵硬、手部顫抖、寫字歪曲;第二期則是雙側肢體都出現顫抖或僵硬、動作遲緩;第三期出現走路常常跌倒、步態不穩;第四期則是自己難以獨立走動,需要他人攙扶;第五期須臥床或坐輪椅,無法自行照料生活起居。一般就診的患者發現都已經是第三期,除非本身比較有病識感,才會在第一期警覺發現、及早就醫。

王爸爸在接受左多巴定時定量的藥物治療後,一週內改善了頻繁跌倒、手腳不自主顫抖的症狀,由於帕金森氏症為神經退化性疾病,一般對藥物反應良好,只是必須長期服藥,維持一定的血中藥物濃度,才能達到藥物治療的目的,若是沒有接受治療,會加速病程發展提前至第五期。

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內科宋兆家主任建議,帕金森氏症初期常常被當成是單純一般老化或是頸椎、脊椎退化,為避免延誤診斷,可參考台灣神經學學會發佈的「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表」,發現以下問題有3題以上的回答為「是」,建議盡快至神經內科就醫檢查──1.你的手或腳是否曾經在休息放鬆的狀態下,會不自主顫抖?2.走路時有一隻手臂彎曲,且不會擺動?3.身體在站立或行進時,姿勢會向前彎曲?4.走路姿勢雜亂、不順暢、好像要打結了或一隻腳拖在後面?

5.步伐小且常常跌倒或摔跤?6.常覺得懶洋洋,做什麼事都沒動力?7.頸部後方或肩膀常常疼痛?8.刻意避免與聊不來的朋友或家人相處?9.音調出現改變?變得更單調、小聲或沙啞?10.寫字變慢且字體變小?        

台灣新生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8 06: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