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葡萄膜炎致黃斑部水腫 新藥生物製劑救視力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哥哥你好色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5-2 00:31: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葡萄膜炎致黃斑部水腫 新藥生物製劑救視力

13歲的小美(化名)沒有全身性自體免疫病史,雙眼卻罹患「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併發的黃斑部水腫。雖然類固醇的治療效果不錯,但卻造成她的眼壓上升,引發青光眼與後續白內障。

醫師雖使用傳統免疫調節劑取代類固醇,卻無法控制黃斑部水腫。所幸台灣已核准生物製劑可使用於治療「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才得以挽救視力;只是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長期下來所費不貲。

大多數民眾對於眼部疾病的常識,侷限在近視、結膜炎或是白內障;但對於葡萄膜炎,不僅對於疾病本身感到陌生,更遑論治療方法。

葡萄膜是眼內緻密血管的組織,因為呈深紫色而得名。無菌的葡萄膜發炎就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由於葡萄膜含豐富血流,供應眼球重要組織營養,因此葡萄膜發炎,便可能造成角膜、視網膜、鞏膜與視神經的損傷,所以葡萄膜炎容易造成視力不可逆的傷害。

副作用較類固醇低

大部分非感染性葡萄膜炎若早期正確診斷、積極藥物或手術治療,多可控制病情;但若延誤就醫,就可能引發併發症,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水腫等。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在台灣的新發生率為千分之一,且病患眼部狀況往往都相當嚴重,不能輕忽。

由於葡萄膜炎初期不易確定病因,且病程發展複雜,但控制眼內發炎是治療首要目標。

控制「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方式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傳統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劑、免疫抑制劑。長期口服類固醇會有高血壓、血糖上升、骨質疏鬆、肥胖等副作用,孩童則可能會抑制生長;眼部注射類固醇,雖可減少全身性副作用,但可能引發白內障或青光眼等問題。而免疫調節劑可能會影響肝腎與造血功能。現在已有生物製劑可治療,副作用均較類固醇及傳統免疫調節劑低許多。

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為皮下注射,病患不用眼內打針,目前健保雖已核准但尚未納入給付,病患必須自費。但願不久的將來,能通過健保給付,減輕台灣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弱勢病患的負擔。(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8 02: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