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5-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1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570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童下肢出紅疹 竟罹類過敏性紫斑症
4歲郭姓男童罹患輕微感冒,兩週後卻出現腹痛、噁心及下肢紅疹,家人起初以為是腸胃疾病,到處就診吃藥都未改善。紅疹日漸加深變成有如瘀青的深紫色,轉到成大醫院急診後,才確認男童罹患的是好發於兒童階段的「類過敏性紫斑症」。
孩童秋冬最常見的血管炎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主治醫師陳志安表示,類過敏性紫斑症好發於10歲以下孩童,常發生在秋冬季節,是孩童最常出現的一種血管炎。大部分病童發病前2-3週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是有接觸藥物或過敏原的病史,致病機轉還不清楚,可能與自體免疫反應或免疫複合體沉積引起的血管炎反應有關。
郭小弟就醫時,雙肢紅疹、踝關節腫脹和陰囊處瘀青、腫脹,紅疹不斷增加、顏色逐步加深,有如瘀青的深紫色,經抽血檢查並沒有凝血功能異常或血小板低下情形,但糞便驗出潛血反應,確定是類過敏性紫斑症,因此使用類固醇治療,症狀獲得改善、持續門診追蹤。
陳志安說,類過敏性紫斑症的孩童遭受外來病菌感染時,身體會產生抗體,但這些抗體除了對抗病菌,還會攻擊自己身體正常血管上的受器,引發全身器官、組織發炎,有腹痛、血便、腹脹;關節腫脹、甚至無法行走等症狀,主要出現在下肢的皮膚紅疹;少數人會出現蛋白尿、血尿。
需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治療,但在症狀改善後會慢慢減量,不必擔心類固醇引起的副作用。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