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孩子總便祕 墊板凳「亞洲蹲」最順暢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5-9 06:17: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記者 林奐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很多媽媽都有困擾,小孩開始上學時面臨便秘問題,原因多為廁所太髒不敢上或不習慣。小孩成長過程中的便秘,最常出現在3個時期:(1)開始添加副食品或正脫離母乳的嬰兒、(2)正在如廁訓練的幼兒、(3)開始上學學齡兒童。便秘不是什麼大病,但便秘一直沒解決則會影響小孩的及家庭的生活品質。
1歲以上孩童 約1成有便秘困擾

台東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翁書釗表示,小兒便秘的比例,嬰兒約3%,1歲以上的孩童則約1成有便秘困擾,男女比例相當,超過9成沒有器官異常,屬「功能性便秘」。若病史或身體診察有特殊警訊,需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器官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症。僅管功能性便秘不會威脅生命,但疼痛的生理問題,和失禁造成的情緒與壓力,都大大影響兒童和家庭的生活品質。

小朋友的便秘問題,可從排便次數、糞便型態及孩子對排便的反應看出。兒童的便秘診斷,需有症狀1個月以上。若每週排便不到3次、每週至少1次大便失禁,就可能有便秘問題。糞便型態而言,曾排硬便或排便時會痛、曾因糞便體積太大而堵住馬桶,也是便秘警訊。小朋友便便形狀最好的狀態,是香蕉便或是雞塊便。直腸中有大量糞塊囤積、曾憋住不排便都可能是便秘現象。

晚飯後30分鐘 「亞洲蹲」最適合排便

曾排便疼痛的孩子,會蓄意或下意識忍住不排便,囤積的大便變得乾硬,又造成下次排便疼痛,形成惡性循環。兒童便秘的治療,首重讓孩子不怕大便,不過切記要規則服藥要解決小孩便秘問題,必須從2方面著手:(1)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食物;(2)藥物控制,使用軟便劑讓小朋友大便不痛可避免惡性循環。學會使用馬桶,讓孩子好好與馬桶培養感情,學會坐或蹲的方式,自然改善便秘問題。

小朋友最佳的如廁時機是在飯後30分鐘,沒有催促和干擾是最佳時機。現在早上往往很匆忙,可改到晚餐後專心與馬桶培養感情10至15分鐘,達到良好的如廁習慣,認真學習使用蹲式或坐式馬桶。「亞洲蹲」姿勢時人體直腸打直且順暢狀態,最適合排便。若小朋友使用大人的坐式馬桶,需放小板凳讓雙腳能穩定踩踏,膝蓋稍微高過臀部有助排便。

治療便秘需有耐心,通常需要半年至2年,且半數孩子可能在治療後1年內復發。家長須了解便秘處理沒有捷徑,使用肛門塞劑和口服藥物使宿便不囤積、大便不乾硬、排便不疼痛,並依醫囑慢慢減量,勿貿然停藥。長期養成生活習慣,可降低便秘復發機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9 15: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