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
- 最後登錄
- 2023-3-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154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7064
- 相冊
- 0
- 日誌
- 5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第五次元 於 2018-6-10 18:47 編輯
伴隨台灣政權更疊,社會變遷,台灣的紙幣也在稍稍地變化著,從1915年、1932年和1933年由日本人操縱發行的紙幣,到國民政府來台後發行的紙幣,可以說是一個台幣的演化史。
1915年、1932年和1933年版的紙幣,由日本人操縱發行,名叫「台灣銀行券」,發行銀行的名稱含有「株式會社」等日文用詞,並有「大日本帝國……」等字樣。
1915年版1元
1932年版10元
1933年版1元
────────────────────────────
1946年、1947年版的紙幣,因台灣已經光復,故紙幣上出現了孫中山先生的頭像,名叫「台幣」,發行銀為「台灣銀行」。
1946年版1元
1946年版5元
1946年版10元
1946年版50元
1946年版100元
1946年版500元
1947年版100元
────────────────────────────
後來因物價波動,發行了500元、1000元、1萬元甚至到10萬元的鈔券,而雖然未發行,但也已印製了100萬元的鈔券
1948年版500元
1948年版1000元
1948年版1萬元
1949年版1萬元
1949年版10萬元
────────────────────────────
1949年「新台幣」開始發行,票面上不再標注「台幣」字樣。是年出現了豎版,且背面出現英文「台灣銀行」的字樣和標注的幣值。
1949年版5元
1949年版10元
1954年版1元
1955年版5元
────────────────────────────
1960年版的紙幣上出現「中華民國」的字樣,在此之前,僅有以民國紀元的年號中帶有「中華民國」字樣。
1960年版10元
1964年版50元
1972年版100元
1976年版10元
────────────────────────────
1976年版的紙幣上,開始出現蔣介石的頭像,而蔣介石於1975年4月5日去世。
1976年版500元
1981年版500元
1981年版1000元
1987年版100元
────────────────────────────
1999年版的紙幣,其漢字排版順序改為自左至右的形式,同年版的不同面額的紙幣上首次出現了兒童肖像,發行銀行的名稱也由「台灣銀行」改為「中央銀行」。
1999年版50元
1999年版1000元
2000年版100元
2001年版200元
2001年版2000元
2000年版1000元
2004年版500元
────────────────────────────
另外,在1989年9月1日以前,台灣與金、馬地區的貨幣不通用,台灣銀行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發行了只限在金門、馬祖地區流通的紙幣。
金門地區1976年版10元
馬祖地區1955年版5元
馬祖地區1972年版100元
===================================================
由鈔票的演化史大致也可以看出政治的演變
|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