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5-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5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中醫3招顧腸胃 拒當「小腹」婆
腸胃病人佔中醫門診病人群最大宗,除了久坐少動外,上班族最愛的紓壓下午茶養出「小腹」,也讓不少女性頭痛不已,提供簡單的「3招顧腸胃」,還能早日跟「中廣」身材說掰掰。
腸胃病人常見胃食道逆流導致胸口灼熱,腹部悶脹痛,便秘或腹瀉等症狀,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脾主運化輸佈,將吃入的食物分解並輸送至全身供給生活所需的能量。當過食滋膩及膏粱厚味餐點,如勾芡、烤炸辣、甜膩重鹹等食物時,將會造成消化系統負擔,出現腹脹、腹痛等腸胃不適症狀。
食不節制 消化功能下降
李東垣《脾胃論》提到「脾胃一傷,百病由生」,食不節制導致消化功能下降,舊疾新病齊發,應加強注意防範。明初時,冷謙《修齡要旨》中,提出「養生十六宜」。在此擷取先人養生精要,提供3項功法,民眾居家隨時可做,即時緩解不適與保健養生。
3功法隨時做 保健養生
◎腹宜常摩:雙手或是單手均可,操作從肚臍下微繞臍部順時針按摩逐漸擴大到全腹,逆時針縮小按摩範圍,回到臍下,藉由刺激脾經「大橫穴」、胃經「天樞穴」,以改善脹氣、消化不良、解除便秘及促進瘦身。
◎津宜數嚥:將舌抵上顎刺激唾腺分泌,待唾液滿口,分次嚥下,以促唾液中澱粉酶助消化。
◎大小便宜閉口勿言:大小便時應全神專注,千萬不要邊上廁所邊閱讀報章,更不要3C產品不離身,或是忙著聊天,以預防宿便殘留、尿有餘瀝。
春天為萬物甦醒之際,草木萌芽,中醫認為春氣通於肝,主陽氣升發與情緒調節,所以,春季特別要注重養肝,理順陽氣、防止抑鬱,建議享受佳餚與午茶之餘,假日不忘到戶外踏青享受陽光,順應天時生活,常保腸道順暢、消化正常又健康。(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