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40歲前擁有6個習慣 心臟病不上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6-21 02:14: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40歲前擁有6個習慣 心臟病不上身
編譯/王知涵
 
醫學專家們建議在40歲以前最好養成保護心臟的好習慣,避免罹患心臟病。



心臟病早已不是老人專屬用語,因為不良生活習慣的長期累積,使得患者年齡層向30~40歲壯年族群蔓延。想要防止或延緩心臟病發生,醫學專家們建議在40歲以前最好培養以下六個保護心臟的好習慣。

保護心臟的6個習慣

1. 每天量體重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巴特教授(Deepak Bhatt)一直在進行心血管的研究,他說人到了40歲,新陳代謝會變慢,如果還保持跟以前一樣的飲食習慣,就會開始變胖。變胖的速度是緩慢的,但是可以確定腰圍會越來越大。

巴特建議每天一早起來,先量體重,再去梳洗、吃早餐。每天體重的數字有小波動是正常的,但如果每星期都呈上升趨勢,就是提醒自己要做飲食調整。

2. 在正確時間用餐、吃飯七分飽

過了40歲,若還和年輕時一樣吃宵夜,看到好吃的就吃個沒完,就免不了體重上升、體型肥胖,和心臟病更接近了。把握在正餐時間用餐,用餐7分飽就好,避免進食過量或太晚進食,非用餐時間要禁口,若有飢餓感可選擇低熱量蔬果裹腹,控制體重。夫妻之間互相鼓勵、監督,把好習慣養成。

 


用餐7分飽對心臟有好處。夫妻之間互相鼓勵、養成好的用餐習慣。



3. 一星期有3天運動30~45分鐘

適度運動對心臟有益,但過於激烈的運動會導致反效果,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尤其敏感。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ew York University’s Langone Health)心臟病專家史丹(Richard Stein)認為,一天運動30~45分鐘,一星期運動3~4次,是理想狀態。

有氧運動可以加強心肺功能,走路、騎腳踏車、游泳都是很好的選擇,儘量將運動元素加入日常生活中。對於忙碌的上班族或職業婦女,可以考慮搭公車時提早一站下車,多走樓梯或是吃完飯後散散步。

4. 把煙戒了

有煙癮要戒除不容易,數據顯示,一般人平均7~10次才能戒菸成功,但一定要下決心戒除,越早戒除越好。因為抽煙是心臟殺手。長期抽煙的人體內容易累積一氧化碳,導致輸氧量降低,心臟功能變差。

可以請問醫生戒煙方式,也許是行為療法,尼古丁替代療法,打坐冥想,或是其它治療方式,不妨多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戒菸絕招。

5. 找到舒壓的方式

常常處於精神緊繃,心理壓力大會使心跳加速,心肌也變得緊張,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的機率也隨之提高。要找出自己的舒壓方式,例如打坐冥想、培養自己的興趣等等。現在愈來愈多醫師認為打坐冥想有助於抒解失控的壓力。

 


打坐冥想有助於抒解失控的壓力,保護心臟。


6. 結交老來伴

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醫學院心血管醫學教授米勒(Michael Miller)表示,活到越老才越覺得社會連繫的重要。2016年《心臟醫學期刊》(Heart)研究發現,社會孤立和抽煙一樣有害,缺乏社交會使人患心臟病機率增加29%。當遇到不開心的事,壓抑悲傷或壓抑憤怒都會影響身體機能,增加心律不齊、心絞痛的機率。

避免老來孤獨的第一步,就是要提早學會寬容與接納。多與親友保持連絡,珍惜工作上遇到的夥伴;假日裡走出門,到小區裡、公園裡、各種活動社團裡,交一些合拍的朋友,老來可以有更多的陪伴與牽絆。

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預防或延緩80%的心臟病發生。就這麼簡單,只要從日常著手,注意飲食、運動、好心情,提醒自己杜絕不良習慣,多一分關心自己,就多一分健康保障。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8-6-21 02:45:02 |只看該作者
泛泛之論,沒提到重要之點。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7 00:3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