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很有意思:一是有錢的人卻不值錢,他們一無本事,二無貢獻,卻富得流油,這是最不合理的。最典型的就是某些富二代、名二代,就因為有個“好爸爸”,一生下來就在錢堆裡打滾,花天酒地,一擲千金,結果多數都成了啥都不會的紈絝子弟,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雖然有的是錢,卻最終一事無成,一文不值。
再就是值錢的人卻不一定有錢,這是最令人遺憾的。錢學森當年從美國回來時,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就說“錢頂美國五個師的兵力,絕不能讓他走”,言外之意,他很“值錢”。但他始終對錢沒多大興趣,自願過著平常的生活,即便後來拿到一筆百萬獎金,也很快就捐贈了出去。還有鄧稼先,那可是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總設計師,你說該值多少錢吧?可他一直生活清貧,拿著普通人的工資,兩彈試驗成功後,他得過兩次獎金,共二十元。今天聽來確實令人齒寒。
因而,讓值錢的人又很有錢,才是最公平最合理的。齊白石很有錢,是因為他的畫很值錢,隨便塗抹幾筆,就能換來成千上萬的銀子;賈伯斯很有錢,是因為他的腦子很值錢,一個“蘋果”就使他財源滾滾;股神巴菲特很有錢,是因為他的點子、眼光很值錢,能和他共進晚餐,需付出三四百萬美元的高價。這樣的人,造福社會,服務公眾,自己也不少掙錢,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價值規律,多多益善。
一個正常的社會,就應該是越值錢的人越有錢,因為其勞動品質高,社會貢獻大,反之,若值錢的人卻沒錢那就是悲劇。文革時,“知識越多越反動”,那些“值錢”的專家、學者、教授、科學家,被關進牛棚,被勒令去打掃廁所,家產被沒收,工資被扣發,至今提起來仍讓人心有餘悸。如今,雖然知識、技能值錢了,但不值錢卻有錢的人也不少,這種人身無長技,早晚會坐吃山空,破落衰敗,“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難逃富不過三代的規律。所以說,有錢的人卻不值錢是很危險的。
要讓值錢的人有錢,一是社會要形成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創造、尊重技能的氛圍,打破大鍋飯、平均主義的羈絆,就是要讓有能耐、貢獻大的人先富起來,腰纏萬貫,富得讓人嫉妒;二是那些值錢的人自己也要拿出真本事,幹出絕活,做出突出貢獻,讓你的老闆、上司覺得你確實物有所值,就該給你高薪,也讓你周圍的人口服心服:人家就是有本事,值這個價!
一個經濟繁榮、科學昌明的社會,一定會有一大批既值錢又有錢的人成為社會中堅,顯示著正能量,起著榜樣的力量,昭示更多的人像他們那樣,靠本事吃飯,憑能力處世,引領勞動為榮、不勞而獲可恥的社會風氣。你想有錢嗎?就去長本事,學知識,充實自己,強大自己。君不見那些經驗豐富的企業高管,造詣高深的教授學者,擅長賺錢經營的商場驕子,身懷絕技的高級技工,摘金奪銀的體育健兒,不是到哪裡都搶手,到哪裡都吃香喝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