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5-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93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44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研究團隊突破性發現 阿茲海默病與皰疹病毒有關
編譯孫梁
「神經元期刊」(journal Neuron)2018年06月21日刊登研究報告,顯示皰疹病毒與阿茲海默病症有關,研究人員的這一突破性發現,可望為採用新的治療方法敞開大門,為最終治愈帶來希望。
研究人員在用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以測試對阿茲海默症是否有療效時,結果發現大量的6a和7兩種人類皰疹病毒。這兩種病毒極為普遍,幾乎每個兒童都會感染,症狀通常是發燒和身上起紅疹。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和鳳凰城亞利桑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皰疹病毒可在人體內長期潛伏,但並非每個染上的人都會生病。但皰疹病毒可造成神經系統紊亂,如癲癇和腦膜炎,影響到人的神經。
研究人員沒有說明,阿茲海默症是皰疹病毒造成的,但認為在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過程中,皰疹病毒的起了作用,是否為主要病因仍不清楚,但至少有火上澆油的作用。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估計,美國2013年約有500萬個阿茲海默症病患,到2050年將達1400萬。
數十年來,科學家和醫師採用高清晰的大腦掃描、脊髓探測和嗅覺測試,在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發現與診斷上取得重要進展,但在治療上仍未取得有效進展,對阿茲海默症病毒的研究是最近才開始的。
阿茲海默症的傳統療法,是減少人體內可阻礙神經通道,進而造成健忘和癡呆的兩種蛋白,但蛋白減少後,病患的身體和精神症狀卻沒有改善,用壓抑和焦慮症藥物進行治療只是臨時性,而且死亡率高。
研究團隊從全國老年病研究所獲得資助,現已展開第二階段的臨床研究,醫師在用治療口舌和生殖器皰疹病毒的Valtrex藥物進行試驗,以觀察對阿茲海默症病患是否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