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離職了。
五月份遞交申請,昨天最後一天上班。
從今天起,暫別辦公室,回歸校園。
初秋的雨淅瀝地下了快一天。坐在窗前,有一點無所適從。
四年前直接從學校那個大院子,搬到工作的大院子裡。
那時候我覺得這一輩子都要在這個院子裡。在家屬區散步的老太太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四十年後的自己。
在這裡,我做著一份喜歡又得心應手的工作,拿著看上去不錯的薪水。有一批優秀的前輩悉心指導,有一群友善的同事互幫互助,
目前的生活沒有什麼抱怨的。然而,我還是離職了。
剛有離職打算的時候,朋友問我:這麼穩定的生活,讓人羡慕的工作,收入也可以,為什麼要走呢?有些親近的朋友,直接跟我說,別折騰了。
當時我可以很篤定地說出一大堆的理由,追求啊,夢想啊,詩意和遠方啊。講起我對未來的暢想,唾星亂飛,頭頭是道,連我自己都被自己的決心和勇氣驚到了。
離職的時間確定之後,我反而不知道怎麼去回答“為什麼離職”這個問題,只簡單到一句話:目前的生活沒有什麼抱怨的,但不是我想要的。
從去年開始準備,在一片打擊和質疑聲中,一路走到今天,安靜下來,在陣陣彷徨之後,終於想得透徹:若人生就此停住,我會遺憾。所以我得做點什麼。
我希望到人生的後半段,也可以坦然的說:如果人生就此停住,我並沒有遺憾。
今年年初有一段時間,總會有人跟我說:你真是太明智了,這兩年建築市場不景氣,你正好回學校充電!
兩周前,我也一時興起隨手寫了《尷尬的建築師》訴說建築市場和建築師目前所處的尷尬境地。
但是,這次離職,跟市場沒有關係,跟尷尬沒有關係。只是聽到了我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是我真正想要的狀態嗎?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張泉靈在《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開頭寫道:如果,人生停在這裡我並不遺憾。
我希望在人生的後半段開始的時候,也可以坦然的說出這樣一句話。在到達這種狀態之後,再去思考:如果人生可以延續一倍,該用什麼去填充它。
我很清楚,在離職之後,我沒有一份更高薪水的工作,也沒有什麼大事業去做,更沒有央視主持人那樣的光環做支撐然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張泉靈說的“保持好奇心”和“不止於獨善其身”,也不是郎永淳的“照顧家人”和“維持體面的生活”。
我只是在人生的路上,感到彷徨,於是換了一個方向。
在選擇這個方向之前,我設想過無數次:這條路上,我將走過什麼樣的泥濘,又將看到什麼樣的風景。但是這條路終將通向哪裡,我不確定。
柴靜離職後“死磕”霧霾;毛大慶離職後開始高起點創業;張泉靈離職後加入了紫牛基金;郞永淳離職後或投向互聯網醫療……
叫肖洋的學長離職後成立了傳媒公司然後執導了《少年班》;
曾一起工作的胖同事離職後走進了金融行業;
親戚家的一個姐姐離職後到穀歌謀得了更好的發展
……
我離職,只是去讀書,給自己充電。
在原本平坦的遠行中,拐了一個彎,只是想為自己爭取一點資本——到人生的後半段,可以隨時離開的資本。
因為我深知,包括張泉靈和唐姐在內,那些可以在人生的後半段重新來過的人,都是在前半段奮力拼搏來的。他們離職的底氣,來自於已經練就了可以迎風飛翔的羽翼。因為自己可以飛,才可以在風來時,隨時改變飛行的方向,順勢而為,而非破釜沉舟。
今天是一個不用記掛著工作的工作日。在書桌前,淅淅瀝瀝的雨聲和著劈劈啪啪的鍵盤聲,寫完離職感想時,收到了閨蜜發來的消息:
“要開始新生活了,激動吧?”
“沒有激動,有一點對未知的恐懼。”
“對未知不要恐懼,要期待。沒有劇透的人生多好啊,早就看穿了結局太沒意思……”
害怕人生留下遺憾,於是帶著恐懼和期待改寫人生了劇本,唯有更加認真地走下去,才能抵達初衷。
因為我明白,若不想給人生留遺憾,關鍵點不在於離職,而是有沒有開始練習飛翔。若離職後,還是一直被扶著翅膀飛,即使有風來,也會力不從心。
我現在已經沒有了二十歲的優勢,若再不開始,生命的前半段就要結束了;再不開始,只能一路迷茫到再也沒有力氣開始;再不開始,到生命的後半段,必將更加彷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