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探討基督信仰與佛教教義的異同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哥哥你好色 藝術之星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6-25 01:40: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探討基督信仰與佛教教義的異同

佛教的「無明」與基督教的「無神」

「明」本是明理,也就是明白因緣法。「無明」則是對因緣法的無知,執著虛幻萬事(我執、我見),故有「業(行)」出現。故此「無明」既是煩惱的根源,也是一切愚昧、執著、苦痴與煩惱的代名詞。

但在基督信仰上,「無神」才是萬惡的根源:人否認神、拒絕上帝、妄圖與神同等,自以為神。因此,人就失去與神同在的平安與喜樂,「無神」才是人類最大的罪(最大的無知),也是一切痛苦與禍患的根源。

其實自創世以來,神那看不見的事,就如他永恆的大能和神性,都是看得見的,就是從他所造的萬物中可以領悟,叫人沒有辦法推諉。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尊他為神,也不感謝他,反而心思變為虛妄,愚頑的心就迷糊了。他們自以為是聰明的,卻成了愚蠢的。他們用必朽壞的人、飛禽、走獸和昆蟲的形象,取代了永不朽壞的神的榮耀。-羅馬書1章20-23節

他們的心思昏昧,因為自己無知,心裡剛硬,就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他們既然麻木不仁,就任憑自己放縱情慾,貪行各樣污穢的事。但是你們從基督所學的,卻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了他,在他裡面受過教導,(因為真理是在耶穌裡的,)就要除去你們那照著從前生活方式而活的舊人。這舊人是隨著迷惑人的私慾漸漸敗壞的。你們要把心靈更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在公義和真實的聖潔裡創造的。-以弗所書4章18-24節

以上經文,都說明了心中「無神」的後果。

一念無明與心念清潔

「一念」,是為善惡的起點,「無明」是完全不明道理。而「一念無明」的解釋,既是眾生心中每起的念頭(一思一念)多為染污之念,皆源於一個人積累的業障,即是無明業種。

而一念實際是「一念生萬念」。凡人每起心動念皆「無明」,當第一個念頭既無明無知,接下來的萬個念頭都是無知,故一直堆疊循環,不得解脫,也成了萬念無明。

對於無明,可依淨土宗-藉「他佛」來顯「本性之佛」,亦可皈依無量光輝的覺悟者(南嘸阿彌陀佛)。但人可以就此免除染污之念與自身業障,而成神成佛嗎?

在基督信仰,人生敗壞,連良心都可以自我泯滅,何況自身的罪?這些罪又如何潔淨?鄧牧師指出,只能讓神掌管我心,才能心念清潔。以下經文均有說明:

神啊!求你為我造一顆清潔的心,求你使我裡面重新有堅定的靈。-詩篇51章10節

有一種人自以為清潔,卻沒有洗去自己的污穢。-箴言30章12節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驗我,知道我的意念。看看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恆的道路。-詩篇139章23-24節

得著智慧,靠個人頓悟?還是當敬畏神?

在佛教思想上,認為世上一切事物皆由人的心而生出種種認識力,此謂「萬法唯識」(「識」是「心」的意思-唯識宗)。

所以,要超脫人生,脫離苦海轉而得樂,得靠人自己的心頓悟開竅。故而以心主宰一切,心竅開悟而成佛,反之則成畜牲地獄。

故以自力釋放本心,因覺悟一切皆虛幻而不執著,脫離煩惱與輪迴,正謂「心即是佛」。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就是聰明。-箴言9章10節

以上經文,便開宗明義地說明「敬畏神」才能得著智慧。但此話又怎說?《箴言》的開頭已有說明:

因為他們恨惡知識,不選擇敬畏耶和華;不接受我的勸告,輕視我的一切責備;所以,他們必自食其果,必飽嘗自己所設計謀的傷害。-箴言1章29-31節

魚的比喻

鄧牧師在講座的尾聲,以魚在水暢泳作比喻作結:

魚在水裡能自由暢泳,自得其樂。但若離開了水,會缺氧而死。因此魚只要在水裡,牠就是自由、安全,完全體現「魚」的價值和意義。同樣地,人只有活在上帝和祂的旨意裡,才能體現作為人該有的自由、價值和意義。

反之,人若拒絕活在上帝裡,生命中沒有神,剩下的只有虛空和忙碌,或者自我滿足與享受,並不能得著生命的最終意義。

來源:基督教今日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0 04: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