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4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看戲看亂彈 共樂軒旗幟飄搖大稻埕
廟會遶境少不了陣頭軒社來熱鬧,聽慣了流行音樂和古典樂的我們,對此相當陌生。若信仰不同宗教,更是不知如何欣賞,常言道:「看戲看亂彈,吃肉吃三層」,想要理解其中精隨,不如直接走訪位在大稻埕的共樂軒。
成立時間與中華民國同年的共樂軒,至今已有107年的歷史,為稻江八大軒社之一。過去大稻埕商人為了慶祝霞海城隍廟遶境,而成立共安樂社。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北管子弟團擷取共安樂社的共樂二字成立共樂軒,而神將班則成立靈安社,至今二者始終維持分庭抗禮良性競爭的關係。
共樂軒供奉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對於北管略為熟悉的人便會知道,福祿(古路)派奉祀西秦王爺,西皮(新路)派奉祀田都元帥。早期不同派別的劇團會拿著自己的神像互相叫囂械鬥。現在因彼此交流頻繁,而常有兩神兼奉、雙教兼學的狀態。
與職業演出團體不同的是,共樂軒仍維持過去子弟戲的初衷。子弟戲指的是傳統農業社會,人們利用閒暇時間,自主組成的演出團體,以地方廟會、節慶、婚喪喜慶為主,具有聯誼和服務性質,不以營利為目的。曾經有人提供百萬報酬,請共樂軒南下演出,他們依然不為所動。
共樂軒在一代傳奇人稱城哥的蔡金塗領導下,更加蓬勃發展。與全台軒社皆有往來,遶境採點評分無人敢有異議。每回出陣百面旗幟一攤開,排場氣勢強大都是無人能及。軒館中更保留老師兄蒐集各處龍銀所製成的銀旗,目前礙於人力暫不開放讓大眾參觀。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軒社也受到影響。首先人員招募就是一大困難,因新聞媒體的渲染,使大眾無法理解子弟軒社與職業陣頭的差別,即使有心進入校園推廣北管,也會遭到家長強烈反彈。學習音樂若沒有適當的場地,聲音干擾鄰居引起紛爭,又是一大困難。
即使如此仍無法澆熄共樂軒對於傳承的熱情,不僅是技藝、包含品格、精神也是他們想要努力傳達給世人的寶藏。
資料來源:臺灣大百科-共樂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