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就佛法的觀點,是否允許積蓄私房錢?
老和尚開示:
佛法對錢財的看法,有淨財和不淨財之別:用清淨正當的方法得來的錢財就稱為淨財,如果是巧取豪奪或偷盜詐騙得來的錢財就稱為不淨財。
私房錢也是如此,有的私房錢是清淨的,有的私房錢卻是不清淨的。所謂清淨的私房錢財,譬如學生,父母給他的生活費用或是獎賞鼓勵,乃至於自己的獎學金或是打工賺來的錢,他不隨便花用而將這些錢存起來,這種私房錢就是清淨的,是一種福報。相反地,如果是用不清淨的方法、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私房錢,就屬於偷盜。譬如為人妻子的因為對錢財有所執著,而苛扣家庭買菜日用的費用,這樣子慢慢地累積自己的私房錢,這種私房錢就是不淨財。就佛法而言,這種行為就是偷盜的行為,不但沒有福報,而且還有罪過。
在《雜阿舍經》裡有則公案:有位出家眾在水池旁邊打坐,出定之後,看到水池旁邊的野花長得非常鮮艷,聞起來也很清香,於是他就在水池邊慢慢地欣賞花的鮮艷和清香。不久他卻聽到水神的抗議:「你怎麼可以偷看我的花、偷聞我的花香呢?」
這位出家師父覺得很奇怪:我在這裡坐著觀賞花的色澤、聞聞花的清香,對花而言並沒有損失啊;但是在我之前有很多小孩子和婦道人家,他們不但看花、聞香,還將花連根拔起,為什麼水神一聲都不吭呢?
水神就說:「剛才那些小孩子和婦道人家,他們一身都是污穢的,偷拔花對他們來說,只是微不足道的惡行而已,所以也不必去指責他們。可是您是位修行的沙門,剛才在這裡打坐時通身光明,因為偷看、偷聞而使得光明轉為黑暗。為了您的道業,所以我才會出面提醒您啊!」聽了水神的一席話,這位沙門心有所悟:「偷盜並不一定是錢財的奪取,未經主人允許而看花、聞香,這也是一種偷盜的行為。」
在平時,我們只要一不小心沒有覺察就會犯偷盜罪,例如偷看別人的信件、書籍,乃至於積蓄不該積蓄的私房錢等等。要能不犯偷盜罪,這念心就得時時保持覺性,不攀緣、不執著,慢慢練習,心念會愈來愈清淨,最後必定能夠得到解脫。(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