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為何他感得五百世做苦力?
比丘們請問佛陀說:「世尊!善生長者過去世造作什麼惡業,使他今世要為人做苦力?又因為種什麼福因,能使他的家中自然出生珍寶?」。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善生在過去世中所作業,此世因緣會合,果報不失。一切眾生都是一樣的,過去世所作善惡業,一定在業果成熟時受業報。佛陀又說頌和這段因緣: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過去世時,在一個村莊中有一位大富多財、受用豐足的長者。正逢春陽佳月,到處開滿了各種花,樹林茂密,池水清澈,雜色的眾鳥發和雅美妙的聲音,正是人們游樂的好時機。這時那位長者帶領家人到花林中去游玩。當時世間沒有佛出世,但有獨覺聖者出世,有一位出家人是證得獨覺果位的聖者,他每天早晨都著衣持缽乞食。這時他心裡想:我為什麼要為這個難以滿足的身體而辛苦奔波,入村莊到處乞食?不如住在林中園內,如果有人來游玩,隨他們發心布施來充饑就可以過活了。
長者來到園中遙見這位出家人身心湛寂,容儀端正,生了極大信敬心,即恭敬向他頂禮說:「聖者!您為求食,我為求福,請住在這園中長期受我供養。」比丘默然受許,從此長者就日日奉施飲食供養。
有一天,長者有事須到別的村莊去,他告訴妻子說:「賢首!我今有事須往某村,你要像平常一樣的供養聖者,不可間斷。」他吩咐妻子後即出發,早晨長者婦忙於備辦飲食,他的兒子看了問說:「媽媽您每天為誰辛苦地忙著?」。
母親告訴他:「為供養比丘種福田。」。
「比丘不事生產,不做苦力,為什麼要給他吃飯?」。
母親呵叱說:「你不要造作這種口業重罪。」。
長者回來時問妻子:「聖者飲食有沒有缺乏?」。
妻子回答說:「飲食照常供養,然而我們的兒子對聖者造了口業罪,說聖者不事生產而接受他人的食物。」。
長者聽了之後說:「啊呀!這小孩真不懂事,這樣只會害了自己,將來必定墮入惡趣。」他立即帶兒子前往尊者處謝罪。
獨覺比丘遙見長者與他的兒子前來,即入定以神通觀察他們來的目的,得知原來是孤童無知造口業要來謝罪的。獨覺大都不以口語教化,而是以身說法,他為了悲愍無知的孩童,就踴身飛勝虛空中,現大神通作十八種變化,上騰紅焰,下流清水,卷舒自在,令他心生深信。
一般凡夫在看見神通時,都會立即醒悟,長者和他的兒子也不例外,實時稽首遙禮尊者說:「聖者!請您慈悲憐愍我們的愚癡,趕快下來接受我們誠意的供養。」聖者憐愍他們,就從空中縱身而下。
長者立刻以香花殷勤供養,父子至誠頂禮忏悔發願說:「和尚是大福田,我們應該至誠供養,由於無知,而以『苦力』的惡語辱罵聖者,希望在未來世中,不會因此而受苦報,所有誠意供養的功德,願在來世生大富家,並得殊勝的果報,遇到比聖者您更殊勝的大師,我必當承事他而不生絲毫的厭煩。」父子恭向那位比丘忏悔之後,每日都這樣求哀忏悔。
佛陀說到這裡就提醒比丘們說:「你們不要懷疑,過去世時的那位長者子,就是如今的善生長者,由於他曾罵出家人一句『苦力』的話,因此五百生中常為人做苦工,至今苦力惡業方受盡。又因為他至誠忏悔發願及供養僧眾功德,得生大富家(自然出生珍寶)。他過去世曾發願說:『並得殊勝的果報』者,如今在如來座前得見真谛(證得初果聖道)。
他又在願中說:『願遇到比聖者更殊勝的大師,我必當承事他而不生絲毫的厭煩』者,如今我如來超勝獨覺百千億倍,所以善生長者供養於我,他的心沒有厭背棄捨,一一都隨願圓成(如心實現)。」。
佛陀再三勸說:「比丘們(信眾及一切人同)!若作純黑(惡)業,必得純黑異熟(果報)。若作純白(善)業,必得純白異熟。若作黑白雜業,則得雜異熟。汝等比丘(信眾等同)!應離純黑及以雜業,當修純白業,得純白報,如是應學」。 ——摘自《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
來源:學佛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