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8-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7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碰菸酒檳榔也得口腔癌!醫:口腔癌患者都有1特徵
「嚼無料檳榔不會得口腔癌?」、「嚼檳榔可以治牙痛?」、「只要不吃檳榔就不會得口腔癌?」,口腔癌多年來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五名,雖政府努力推動各項口腔癌預防及篩檢措施,但坊間仍有許多似是而非的傳言,使得每年確診口腔癌的人數居高不下,實為政府與民眾皆需正視的議題。
口腔癌發生率在台灣男性族群中位居前五名!
男性 女性
1 大腸癌 乳癌
2 肝癌 大腸癌
3 肺癌 肺癌
4 口腔癌 肝癌
5 攝護腺癌 甲狀腺癌
6 食道癌 子宮體癌
7 胃癌 卵巢癌
8 皮膚癌 皮膚癌
9 非何傑金氏淋巴瘤 子宮頸癌
10 膀胱癌 胃癌
口腔癌
首先,口腔癌泛指發生在嘴巴內所有的惡性腫瘤,嘴巴內部可細分為口腔與口咽,口腔部份包括唇、夾黏膜、牙齒、硬顎等,口咽包含舌基部、扁桃腺併側咽壁、軟顎區和後咽壁,故口腔癌可再細分為舌癌、夾黏膜癌、齒齦癌、硬顎癌等。
口腔癌致癌物質
雖然政府努力推動口腔癌防治觀念,但仍有許多人不知道「香檳酒」為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在口腔癌患者中,高達九成有吃檳榔的習慣,若同時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罹患口腔癌機率更比正常人多123倍。
此外,常有愛吃檳榔的民眾認為單吃檳榔不會得口腔癌,「會罹癌的,都是因為吃了加料檳榔啦!」其實早在2003年,檳榔已是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
無論檳榔是否包料,都會引起口腔黏膜病變,無論是吃了無包料檳榔或是包夾「荖花」、「紅灰」、「白灰」等料的民眾,都會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進而影響食道、胃、肝等器官,當多癌纏身時,治療過程就會更加困難。
不吃檳榔=口腔癌絕緣體?
臨床上也發現許多從不使用「香檳酒」的民眾得口腔癌,這些患者最大的共同點為「牙齒出問題」,包括不適合的假牙、長歪的牙齒、口腔衛生習慣太差,甚至遭受某些特殊的病毒感染,都會使口腔黏膜的再生發生異常,導致新長出來的細胞「走歹路」,因而導致罹患口腔癌。
然而從吃檳榔到罹患口腔癌需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許多患者也問:「醫師,我戒檳榔好幾年了,為什麼還會得口腔癌?」
這個答案很簡單,只要當口腔受到慢性刺激,就會容易使口腔內的黏膜產生癌前病變,包含紅斑、白斑、疣狀增生等,若置之不理,再過一段時間就會癌化變成口腔癌。
也有民眾自豪「我吃檳榔這麼多年都沒事,肯定不會得口腔癌啦」,其實並非沒事,只是還未出事,因細胞癌化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若有吃檳榔習慣的人看到這裡還不願戒掉,那將來肯定是口腔癌候選人。
得口腔癌該怎麼辦?
以目前的治療方式,治癒率最高的首選為手術治療,但口腔癌不像其他部位的癌症,術後傷疤不易被察覺,口腔癌一旦經過手術後,會造成外觀的破壞,故許多病友寧願不斷逃避,甚至把希望寄託在非正規療法,等到腫瘤都開花才願意就醫,恐為時已晚。
口腔癌手術
其實,目前醫療技術進步,只要選擇有經驗的頭頸外科與顏面整形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就能將外觀的改變降到最低,另外也有非外科手術的治療方式可供選擇,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所以一旦罹患口腔癌,千萬不要逃避而丟了性命。
平時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有問題時應立即找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檢查,千萬不可自己當醫師,否則得不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