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傷「心」川崎氏症 兒科棘手疾病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0-2 00:46: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傷「心」川崎氏症 兒科棘手疾病

4歲的黃小弟去年11月反覆發高燒2、3天,原以為是一般發燒,後來出現眼睛紅、嘴唇乾、指尖脫皮,轉診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經多項檢查和治療發現是頑固型川崎氏症。

後天性心臟病主因 嚴重會致命

醫師提醒,非典型川崎氏症病例愈來愈多,名列兒科醫師棘手疾病之首,也是兒童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嚴重會致命。

發燒若不退 注意5症狀速就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心臟科主任郭業文指出,川崎氏症狀為發高燒(39℃到40℃)超過5天,加上5項典型症狀:雙眼結膜充血、頸部淋巴結腫大、草莓舌及嘴巴乾裂、皮疹脫皮、紅腳掌,要符合其中4種,但現在非典型川崎氏症只出現其中2、3種症狀,診斷不易,常被誤認為其他感染,而且7天是黃金治療期,提醒家長注意。

黃小弟罹患非典型川崎氏症,只出現眼結膜紅、嘴乾和脫屑3種典型症狀,到院時,右冠狀動脈嚴重擴大,血液檢查顯示,白血球、發炎指數等指標都居高不下,立刻給予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和阿斯匹靈,增加抗體和消炎,仍反覆高燒,再施打第2劑免疫球蛋白才痊癒。

黃小弟昨天感謝醫師,爸爸提醒其他家長,小朋友發燒真的不能大意,必須就醫和注意症狀,幸好趕在黃金期治療,未留下後遺症;另一名3歲的林小弟則是典型症狀,原本以為扁桃腺發炎,還好也及時確診治療。

郭業文說,川崎氏症是全身血管發炎疾病,原因不明,有研究顯示,病童大多有過敏體質,可能是感染引起免疫反應,好發5歲以下,台灣5歲以下幼童每10萬人中就有17到25人,尤其容易侵犯心臟的冠狀動脈,不及時治療有25%會引起冠狀動脈瘤,1%到2%會死亡,另外也會合併出現心肌炎、心臟收縮功能下降等現象,病癒後必須追蹤到青春期。

郭業文也提醒,根據日本研究發現,許多川崎症病患在20、30歲可能有心肌缺氧,甚至心肌梗塞現象,建議避免過度肥胖及注意飲食。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像極了愛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6: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