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人生最高的追求,是不求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0-7 10:16: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這個世界人人都在追求,說不求似乎有些不合時宜。而只有打拼久了、對世情越來越洞明的人,才能明白追求太過猛烈反而處處障礙,不求反而能享安寧。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輕鬆愉快的生活。而有的人,選擇了隱忍和不求,卻反而得到了生活的厚待。

不求之人,心中必有大清靜

一個不求的人,他的心必定是乾淨而簡單的。心乾淨,就什麼都不會往心裡去;心簡單,就不會受諸事的困擾而沒有煩惱。這就是清靜。

《莊子•漁父》中有句很動人的話: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清淨的道理——那些所謂工於機巧的人難免疲累,聰明多謀之人不免困於憂慮,只有無能的人才是無求的;而無能不是不聰明沒本事,而是心中不自矜于自己的聰明和本事,這反而是最大的聰明和本事。

這是因為,有了這種姿態,不但不耽誤事情,還能心中自在。這便是不求的妙用:像波瀾不驚的河流中自在漂流的小舟,有著說不盡的悠然和快活。

不求之人,為人必懂得順應

一個不求的人,他必然放空了自己。這樣的心靈,佛家稱之為無我,道家稱之為自然。面對世間種種,他的反應當然就是隨緣而化、順其自然了。

而一個無我的人,他的心胸必定如萬里無雲的天空一樣無際而純淨,所謂虛空。一個懂得隨緣和順其自然的人,他在世間也必定順流而下、遊刃有餘,因為一切阻礙都在這種隨順裡化去了,於是就沒有了障礙。

這是水的智慧、水的境界。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不求之人,做事反而容易成

《增廣賢文》中有句家喻戶曉的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道家也有句格言:求而不得,不求而得。《莊子•人間世》更是說: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不求,可以說是做事、成事的最高法門。

其中的道理其實不難明白:一個不求的人,他因為內心乾淨純粹、對人能夠寬容,於是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歡和幫助,所謂得道多助;他因為懂得順應,於是比誰更懂得順勢而為,更知道避開那些逆勢的不利條件,更能夠借助那些大勢中的有利條件。而這兩點,不正是做事、成事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兩個條件嗎?

所以,不求不僅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大智慧。

不求之人,身體往往沒毛病

人的身心是一體的,除開那些先天或後天無法左右的因素,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程度,必定是和他的心理健康程度成正比的。

佛家認為,修習禪定的過程就是不斷修補身體缺陷和不足、祛病健身的過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神醫扁鵲說: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心靜,是養生的第一原則。

如何才能心靜?就在於不求。一切心亂,無不源於欲望;一切欲望,無不源於有所求。不求,合天之道,乃人之本。

綜上:說了那麼多,如何才能做到不求呢?當這個問題冒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在求了,是求一個不求。一切多餘的、不屬於當下的念頭都放下,該怎麼著怎麼著,該吃飯吃飯、該做事做事、該睡覺睡覺,遵從本心活著,就是不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1 18: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