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印光大師文鈔-家庭教育-007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0-17 05:32: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教以孝為本.大乘經多有發明。其最顯豁詳悉者.有佛報恩經、地藏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梵網經。孝之一字.局於事親。通而論之.凡於理於心.能不違悖.均名為孝。否則.均為不孝。學者必須通局兼修.方可名為盡孝。眾生入道.均視宿因如何。不但癡傻之人難以教化.即大聰明.大學問人.或更不如癡傻之人.尚能少種善根.不生毀謗。我等但隨分隨力而為勸導。若欲盡人皆遵佛化.斷無此好因緣‧只可隨緣盡心而已。戒為一切善法之根本.當看在家律要。然律文繁多.或難詳讀詳記。但於心中常常存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心.凡起心動念.不許萌一念之不善.如此則諸戒均可圓持。倘只在事相上講究.雖一戒不犯.亦未能稱為持淨戒人。以心中仍有犯戒之相.然而難矣。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以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過而未能。孔子.行年七十.尚欲天假數年.以期學易而免大過。此皆以心未能完全與天理脗合為過.非此等人.所作所為.尚有過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法戒經中之要義。後世鈍根人.宜於此著力.則方為契理契機。禮佛時.當如親對佛作禮想.則可滅無量罪.增無量福。進之.則當依十要禮佛偈作想.則更善矣。菩提心.是自利利他之心。願生西方.須以菩提心為本.則可冀高登上品。若只有願生心.無菩提心.則功德微劣.難登上品。
                   〈續編上冊‧復嶧縣宋慧湛居士書〉p.51行1–p.52行7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誠者.能得其全。其餘則隨其誠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若只鋪張虛華.以圖悅人耳目.則或又有褻瀆之罪。汝欲超薦父母.實為孝心.又何須問其有功效否。此問.足見汝之信心不真切。至誠懇切念佛.念至其極.則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以至究竟成佛。何況汝以孝心.為已過去之父母念.能不有功效乎。但恐汝心不大真誠.則汝父母所得之益.亦不大超勝耳。觀汝為超薦父母.寫信問我.尚不肯見屈.只一敬上了之.則知汝為父母之心.亦係皮毛而已。當發真實心.則必定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續編上冊‧復陳重為居士書〉p.52行8–p.53行5


*光平生率真守愚.絕不肯以大話撐空架子.以自誤誤人。文鈔中所說者.均屬人各能行.又能現生親得實益者。即人謂光無知無識.但以愚夫愚婦所行之事教人.亦無所惜。然亦有謂其合己機宜.由茲生信修持者.亦不乏人。須知佛法‧法門無量.欲依之修持了生脫死.必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否則.夢也夢不著。唯淨土法門.若具真信切願.加以志誠懇切念佛.則便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已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矣。倘不依此法.另修別種法門.則斷難現生了脫。現生得遇此法.而不注意.將來豈能又遇此法.而即注意修持乎。是以宜及早注意於此法也。淨土法門.一切世間事務.均無所礙。但須各盡其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而已。汝在家中.正好修行。常存除暴安良之心.對人民.作自己家人想.對兵士.作自己弟兄想.必期於弟兄護持家人。凡所到處.切誡兵士.存忠恕心.不可稍有擄掠奸婬之事。縱人不如.天地鬼神為記其功過。或於現生.或於後世.決定要受善惡之報.決定不會有因無果。
  〈續編上冊‧復姚維一居士書〉p.74行1–p.75行2


*況今之時局.岌岌危殆.何可遠來。但願彼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提倡因果報應.六道輪迴。俾一班肆無忌憚者.知善惡報應.如影隨形。或即生作善作惡.即生受福受殃。或今生作善惡.來生方受善惡之報。或三生、五生、十生、百生、千萬億生.方受其報耳。理學.借佛法之奧義.以宏儒道.恐後世之人.悉入佛門.遂妄加闢駁。謂佛說之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皆屬哄騙愚俗之妄語耳.豈真有所謂輪迴之事乎。以形旣朽滅.神亦飄散.令誰受苦.令誰輪迴乎。從茲君子懈其自修.小人敢於造業.以堯桀同歸於盡.又何必終日孳孳以勉力修持.以求身後之空名乎。由是之故.儒者多半皆以因果輪迴為荒誕。即有真知實有.亦不敢提倡.恐人謂彼為俗儒.違背先哲。又或有小豎立.可入文廟。若提倡此事.則入文廟.便絕望矣。由是大家不是極力闢駁.便是絕不道及。循至近世.歐風東漸.靡然風從.又復變本加厲.唯恐人之或有異於禽獸.唯恐人之或有明倫知道者。此之現象.究其根源.實基於理學破斥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學說。徒欲以盡誼盡分.正心誠意.以為化民成俗之據。而將令一切人不得不盡誼盡分.正心誠意之權.完全廢棄.而又毀訾。譬如長江大河.由有隄圩.故不橫流。人情如水.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事如隄。長江大河去隄圩.則決定橫流。人情若無因果輪迴.而猶以禮自閑者.千萬人中.難得一二。除此上智之外.孰不以任意縱情為樂乎哉。是以現在欲天下國家好.非提倡因果輪迴不可。然此非吾人力所能及。而家庭之間.當極力提倡.以期其漸漸廣布。又防兒女或有受狂派之誘惑.而欲得享受一切自由之福耳。其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以此自行.復以化他之義.具詳文鈔.此不備書。
  〈續編上冊‧復潘仲青居士書〉p.85行3–p.86行12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23: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