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此品經文一開始即說:「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可見此經度化眾生的對象,主要是六道凡夫,不是聖人。
「至心」就是真心,真心建立在真信上。
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真誠之信心是成功的基礎。往生西方大致分為三種,上輩所具備的條件不多,而所含義理甚深。
在經文前面所舉與會大眾中在家居士比出家者多,而此處則說「捨家棄欲,而作沙門」,
要體會到「捨家棄欲」是從本質上說的,而非由外表形勢上說的。
佛在經上常說,家有四種:(一)凡夫執著的田宅之家,唯有房屋與田地;
(二)煩惱之家;(三)生死之家;(四)三界之家。
第一種並不礙事,而最礙事的是煩惱、生死與六道。
所謂出家也有四種:(一)心出身不出,即一般在家學佛的;
(二)身出心不出,身雖出家,而心仍然牽掛著五欲六塵;
(三)身心俱出;(四)身心俱不出。未學佛者不在此列,此言已經學佛者。
在家學佛,心中依舊牽掛五欲六塵,身心俱未出,今生很難成就,而佛的種子種在阿賴耶識中永遠不壞,能得遠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