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5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騎牛歸家跟參禪悟道有什麼樣的關連?
老和尚開示:
牛代表我們這個眾生心。牛有牛脾氣,我們的心就像牛一樣,固執、會發脾氣。要想把這念心調伏,就要牧牛,好像山上的牧童在放牛,牽著牛的鼻子,不要讓牛跑掉了。修行也是如此,把心牛牽好,使這個心不要跑掉,心跑掉了要馬上拉回來。這念心因為經常有無明、煩惱,所以要照顧好這念心,要照住這念心,能夠照住就等於牧童牽住了牛鼻子,要牠東就東,要牠西就西。
牛有時候看到好吃的東西,比如麥子、稻子、蔬菜,就要去吃它一口,我們的心也是如此,看到好境界就會起貪愛,就會想佔有,發現自己的貪心,就像牧童看到牛在偷吃蔬菜、稻子,趕快把這個心返照一下,把它收回來。
什麼是返照?什麼是收回來?一般人可能不容易了解,講得通俗一點,就是檢討,就是反省,就是改過,就是察覺。我們時時刻刻要察覺自己心當中的貪心、瞋心、癡心,馬上反省、檢討、改過,把它洗得乾乾淨淨的,洗就是一種懺悔、也就是在牧牛,把心管好,這個心就寧靜了。
真正把心調伏了,在佛法來講就是一條露地白牛。在牧牛的過程當中,有十個境界,禪宗稱為十牛圖。從開始調心,到最後將心調得很正、很淨、能夠作主,有十個過程,也就是十個心境。修行學佛,檢討自己的心屬於那一個心境,如果合乎最後一個心境,道就修成功了,這個牛就已經牧好了,不需要再牧了。否則自己修道也不知道修到那裡了,即使有些人知道「道不離心」,也會產生錯誤的見解,認為自己是活佛轉世,是菩薩示現,這種種邪知邪見,就是以凡濫聖。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心即是佛」,自己就會覺得很渺茫,人生很無奈。能夠明白人人都可以成佛,佛不離心,我們活在這個世界,就會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