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請柬,可以不來,不能不寫;酒席,可以不參加,不能不約;旅遊,可以不去,不能不邀。
這便是被人淡忘的前奏。
不管是在位,還是退居二線,或者是一退到底,當人家想起你、記住你時,發請柬,坐酒席,約 “驢友”,是沖著你的人來的,你的人品、學識、能力、為人……讓他們覺得你不去就是損失。反之,如果是沖著你的位子,看重你手中的許可權,即使是當時沒淡忘,那一個人在“政聲去人後”也很難淡定起來。
人生總像個單程的旅程,輝煌,沉悶,自在,受制於人等,都是這個過程的必須。人生的短暫,功利的誘惑,“三公”的瀟灑,家族的毀譽,使人總是耐不住寂寞,更不願意看到被人淡忘的場景。少時,一兩好友在一起玩耍,往往,最投脾氣的,最攏人的,人緣自然好,不會被人淡忘。中年時,有一兩酒友,雪花紛飛時,夏雨淅瀝時,秋風沐浴時,春意蕩漾時,對酒當斟,興致拔高,無限的交頭咬耳,盡情的掏心窩子的交流,使人覺得你就是那個百世尋、千年找的知己,於是便有了不被淡忘的理由。人漸老去,兩鬢斑白,語氣沉穩,這時,拿一馬紮,拄一拐棍,步履蹣跚,在南牆邊對視,奧,原來對面的那異性,才是今生永遠不能淡忘的人呀,醍醐灌頂般如夢初醒。
人,在重要職位上,人家覺得你能辦點事情,於是電話連線,宴請不斷,KTV常見,包房看亂。一位同事說,這麼些年了,自己掌握一條原則,就是注意飯前接電話的時間:提前一天約你,那是請你,你是主角;提前半天約你,那是讓你陪客人;坐下了以後喊你,那是叫你湊數。果不其然,多年來,我是從來不參加“拉郎配”的,也就無所謂被人淡忘。一位元自己認識的老領導,在任時趾高氣揚,人家與他打招呼,他連眼皮子都不帶翻翻,退下來一年多一點,與他碰面的人大都養成了低頭看路的習慣,好友相聚,他還會自言自語地說,怎麼被人淡忘的這麼快。
離開了職位,遠離了喧囂,縮小了生存圈,很容易被人淡忘,這是世間人情的潛規則,除了年節的拜年。人,只有退下來了,方知官場無情,真正體驗人走茶涼的滋味。
人生存的每個時期,被人淡忘都不好受。一位作家說,表面上朋友越多的人,生活的越是好熱鬧的人,獨處時的孤寂越是難熬。所以才有人規勸世人,要及時行樂,自在在當下,活躍在當時。誰也不願意嘗受被人淡忘的滋味。與昔日的老領導相聚,他想讓你記住他對你的好;與曾經職位高的退休人員相見,他想讓你記住他過去的職務;與你不對眼的人相遇,他想讓你摒棄前嫌,把恨埋在心底,主動與他搭訕。這樣的淡定,是一般人所達不到的。
被人淡忘的時候要淡定,終究淡忘不是失落,不是失魂落魄。沈從文等許許多多的名家都視寂寞為充實,自然是個人的品質造就,偉大人格造化的結果。被人淡忘也不是寂寞無聊的發端,特別是不能放棄以往的個人操守、處事原則的堅守和充實的愛好。有愛好的充實,有精神的補給,淡定也就自然形成於心了。
想想不被人淡忘的時日,那是一個人的頂峰,前呼後應,摩肩接踵,病了有人看,疼痛有人問,挨訓了有人安慰,有榮譽了有人祝賀,那時日使人飄飄然、恣悠悠。可是如果想一輩子不被人淡忘,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把自己裝在心裡,不管咋的,過得自在就行,這是一位過來人的訓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