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8-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10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5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3大策略防肺炎奪命
陳雨鑫
體質敏感的民眾到了秋天,有人一起床後因過敏打噴嚏、鼻涕直流。
秋冬對於體質敏感的民眾而言,是個難熬的季節,有些民眾從起床到睡覺時間,無一刻舒服,起床後因過敏打噴嚏、鼻涕直流,有些人皮膚還會起紅疹、眼眶紅腫,全身到處都癢;外出吸到冷空氣,吃到冰冷的食物,就會感到胸悶、呼吸不順,種種症狀使免疫力不佳,感冒病毒也趁隙侵襲,未及時控制,還可能引發肺炎。
流感會自癒 要防併發
台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說,秋冬是過敏及流感好發的季節,最常被問及的「流感與感冒到底有何不同?」事實上,兩者症狀類似,但流感會引起發燒、肌肉痠痛、全身無力;感冒則不會引起發燒,不適感多集中在鼻子與喉嚨,不善辨別的民眾,可以先至診所看診,若連續服用三天的藥物,症狀仍未改善,就得懷疑是流感。
徐上富說,很多人聽到流感相當害怕,其實多數的流感患者會在發病後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最常見的併發症為病毒性肺炎及細菌性肺炎,但有一定的機率會發生心肌炎、腦炎、心包膜炎等。高危險族群為老年人、嬰幼兒或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不全者。
老人變遲鈍 家人注意
徐上富說,無論是流感或感冒,都屬於上呼吸道的感染,呼吸道從鼻咽管連結到肺,感染程度嚴重就會一路延伸至下呼吸道,下呼吸道距離肺部更近,引發肺炎的機率更高,嚴重者不僅要立即住院,也可能致命。
他也提醒,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對於一般人低,加上就醫情形呈現兩極化,一為相當積極、二為相當被動,積極者只要身體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往醫院跑,即使沒生病也會自認有病,有些甚至有慮病症;被動者則是知道自己生病也不願就醫,忍痛可以忍好幾年,等到受不了就醫,早已病入膏肓。
有些老年人罹患肺炎,出現發燒的症狀,也不自覺,主要是年長者的感覺神經較遲鈍,家人若發現長輩近期有感冒症狀,伴隨食欲不振、昏昏欲睡的情形,就得提高警覺,已引發肺炎又不就醫,恐會陷入猝死的危機。
高危險族群 可打疫苗
開業家醫科醫師王宏育說,流感與感冒都是透過飛沫傳染,想遠離感冒與流感,可設下三大策略,第一大策略為預防,建議接種流感疫苗。
口罩隨身戴 記得更換
第二個策略建議口罩隨時戴著,徐上富說,很多人會一只口罩戴一整天,每天至少要準備2到3只口罩,打噴嚏或是自己的口水噴在口罩上,就得立即更換。一般只要戴外科醫師戴的口罩即可,無須戴到N95,除非對空氣品質的要求極高,但戴N95呼吸較困難,事實上也沒必要戴到N95。
飲食均衡 增抵抗力
第三大策略為飲食均衡,王宏育說,年輕人油脂吃太多、纖維攝取太少,長輩則是不敢吃多,導致蛋白質攝取量不足,免疫力下降,肌力也不夠,往往是最容易生病的一群,建議把身體的基底打好,生病才有力氣抵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