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秋季易發「面癱」 中醫教按摩促血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20 06:18:1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記者 林奐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有民眾突然發現自己半邊臉癱掉,眼歪嘴斜,擔心中風了,嚇得趕緊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排除了中風的可能性,檢查後診斷為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容易好發的「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麻痺 以春、秋兩季最好發

衛福部南投醫院賴卉蓮醫師說明,「顏面神經麻痺」分為中樞型及周邊型2種類型。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常見於腦中風、腦腫瘤或是頭部外傷等腦部傷患引起,症狀為單側歪嘴而眉眼不受影響,伴隨單側肢體麻木無力的情形。而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病原因尚不明,推測可能為病毒感染、自體免疫失調或生活壓力等原因引起,症狀為單側面癱、歪嘴、眼睛無法閉合、無法皺眉等症狀。

據統計每年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當中,就有15至40個病例,從小孩到老人都可能發生,沒有性別與年齡的差別,而且有復發機會;以每年季節變化時期最多,尤其春、秋二季節,是顏面神經麻痺好發的時間。

臉部按摩、臉部肌肉運動促血液循環

賴卉蓮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屬於「面癱、口眼喎斜、吊線風、歪嘴風」等範疇,又名面癱。指一側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而無半身不遂,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寒、風熱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經絡,以致經氣阻滯,經筋失調,筋肌縱緩不收而發病,部分患者癒後可能復發。

臨床上可以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臨床常用穴位如風池、陽白、攢竹、四白、迎香、地倉、頰車、顴顟、下關、翳風、合谷、足三里等穴。除了尋求醫師協助,平時在家也要做好自我照護,保持正常作息,勿熬夜。

賴卉蓮醫師表示病人可自行作臉部按摩及臉部肌肉運動(做鬼臉、吹口哨等),刺激局部血液循環,維持肌肉張力。進食後馬上刷牙、漱口,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維持口腔清潔。另外顏面神經麻痺會造成眼睛閉不起來的情形,容易導致眼睛乾澀的情形,必要時可使用人工淚液,睡覺時可以用眼罩保護,改善症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9 00:2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