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學佛群疑-聖嚴法師-19 佛教對於命相、風水的看法如何?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2-5 07:16: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佛教對於命相、風水的看法如何?
命相、星相以及風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傳說,可以推到太
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時,也就是當宇宙存在的同時,就已形成了他們的原理。
以佛教的觀點看來,對於命相、風水之術,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為他們雖
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是絕對的真理,可信但不足以迷信,可不信,不信亦
無大患;所以,釋迦世尊禁止弟子們從事星相、風水、蔔筮等的行為,但也
沒有反對他們的存在。星相,就是天體的運行和我們所處地球位置的關係,
彼此間有其一定的軌道,而產生了氣候季節的變化、地理位置的配置和人物
居住的環境。若配合了出生的時日年分,予以相加、相乘和相除,便成了生
辰八字的命理原則。比如馬年生於冬天的北方,命不會好,因為馬在冬天的
北方,沒有草吃;如果兔年生於春天的南方,在近山靠水之處,則命運一定
會好。可是從佛家的立場說,人的禍福吉凶,是由於過去世的善惡業因而感
得今生的果報,這是先天的;如果加上後天的努力或懈怠,就會改變或影響
這生的命運,這是後天的因素加上先天的條件,而構成所謂命運的好壞。因
為過去世所造不同的業因,所以感受到今生不同的環境。所謂環境,包括父
母的遺傳,文化和文明的背景,養育和教育,乃至兄弟等親戚、師長、朋友、
同事、同學,都會影響一生的命運。如果前生的業因雖壞,感得今生的環境
也壞,那也未必是決定的壞;只要注意內心的修養,身體的健康,知識的增
長和智慧的開發,就會改變原有的命運。所以,僅僅根據生辰八字的命理,
來判斷人一生的運道,對中下等人不無道理,對中上等人,特別是上上等人,
是無法掌握的。命理和相理應該分開來說:命理是到出生為止的所謂生辰八
字,屬於先天的。相理是從出生之後,一方面接收了父母遺傳的身相,包括
面相、骨相、聲相、手相;另一方面由於後天的鍛練或糟蹋,健康或殘障以
及心理的是否正常平衡,而會使得出生時的身相隨著生命的過程有不同程度
的改變,這才是相理的總和。所以,命理不能轉,相理隨時變、隨心變,因
此相無定相,命無定命,當然是可信可不信。至於風水、地理是依據天體的
方位和地理的形貌而決定它對於人的影響力的好壞利弊,這是屬於自然,也
是屬於常識的。順乎自然即可以得天時之正、獲山川之利;背乎自然,則相
反。這從哲學上講,是屬於形而下的應用哲學或自然科學。近代的人又以磁
場、磁力的科學依據來說明風水、地理的原理;磁力集中點,磁場的順方位,
對於人體有益,也對於人的心情有助;否則,也是相反。所謂風水,風是空
氣,是來自空中的活力;水是萬物生長之必需,是來自地下的活力。
有了這兩種活力的配合,再加上能夠吸收充分陽光的地理位置,那不
等於近人所說的生命三要素:陽光、空氣、水嗎?可是我所熟識的名地理學
家李易濃先生說:要有①積功累德②生辰八字③地理風水,三個條件都配合
得好,才能夠富貴壽考。所謂生辰八字,就是先天的命理;所謂積功累德,
就是後天的努力修養;地理、風水只占其中三分之一。如果命壞而又心惡、
行為不正,不會找到好的風水;縱然已得好的風水,也會遭受水災、地震等
的自然災變所破壞。而且他又說:「三分風水七分做。」也就是風水必須加上
人為的努力,去改善環境。因此,從佛教的立場說,風水、地理雖然有其道
理,但也未必是決定的道理。古來祖師都能在高地峻嶺,深山大澤,辟草莽,
建叢林,安眾養道,成為後來的名山。
既是名山,必占好的風水、地理,曆千年而不墜,經萬世而不敗,這
是多麼好的風水、地理;但是他們都沒有風水、地理的專業知識,而且往往
還能夠改變地理,不假以人工而有自然變化的現象。像民國二十五年虛雲老
和尚復興曹溪門庭南華寺的時候,就發生了大雨築堤,河流改道的事實。另
外,我們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新館的地理位置,只因我本人從四周環境和方
位所得到的自然反應,覺得非常舒暢,所以沒有請地理師之前,就已做了擇
地的決定,結果,由專家們勘定之時,都說:「好!好!」我可說是一個毫無
地理、風水知識的人,只是知其原理,認為此理與彼理,應該理理相通才是。
因此,我既信又不信;為了我自己,我不必去信;為了隨俗,以慰大眾,請
專家勘定做為參考,也無傷大雅。所謂參考,僅止於參考,不可盲從盲信,
否則反而會遭致心理上的困擾及生活上的不便。反觀,職業的星相士或被譽
為卓越的星相家,很少能為他們自己找到好的風水、地理,也很少有星相學
家用他們自己的學理和經驗來改變他們自己的命運。因此,佛教徒應該以學
佛為根本,以佛法來化導眾生為根本,若以命理、星相、風水為專業,則是
本末倒置。上智者不妨涉略,中下之人若研究此等雜書、外術,浪費時間,
妨礙正修,宜予設限。□「念佛一聲罪滅河沙」是真的嗎?這是出於《法華
經》的經句,是從發心的觀點說。佛教的滅罪理論和基督教的贖罪思想不同。
基督教說,耶穌受十字架釘死就是代世人贖罪,凡是信教的人,都能免罪而
成為無罪。但是又說,人不以自己的善惡行為做為有罪無罪的判斷,人之能
否進入天國,是看上帝的審判來決定,因此,基督教的贖罪之說,有它的矛
盾。上帝既然基於愛來造人,又要基於人類的原罪而來贖罪,結果只有為上
帝選中的人能被召至天國,其他的人都將被丟進煉獄,愛與罰、善與惡,不
是基於人類的道德,而是出乎上帝的大能或權威,基督教強調信者得救,倫
理的矛盾與否,對他們不能構成問題。佛法不是如此,佛能救濟眾生,這是
誘導、啟開眾生自己來去惡向善,再自有漏善而至無漏善,也就是從不造三
惡道的因為起點,繼續努力則修人天福報,成為有漏善。再修菩薩道乃至於
佛道,成為無漏善,即是徹底滅罪。經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
亦亡。」罪是由於造作惡業所成,又叫做煩惱垢和罪垢。罪的完成必須有三
個條件:有心犯罪、知道是犯罪、確已犯了罪。比如殺人,預謀殺人、知道
是殺人而真的殺人,如缺其一,便不成為重罪或不成為犯罪,其中最主要的
是意念。若未預謀殺人,也不知道是殺人,而人被殺了,不算犯殺人戒。比
如心狂意亂,失去理智的人,雖殺人不犯殺人罪。念佛的人,心向於佛,只
此一念已超三界;如果第二念忘掉了念佛,則仍在三界。念佛心與佛相印,
則遠離無量罪業,念念念佛,念念離無量罪業,永遠念佛則不受三界果報。
滅罪的意思,第一層次是遠離罪惡的業因,第二層是不受罪的果報。所謂不
受果報,也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已得解脫之人,雖受三界身,不以為苦,所
以,等於沒有果報;第二是罪業種子久久沒有機會受報,就如植物的種子置
于石頭之上,曝於烈日之下,久了自然失去發芽的功能。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1 09: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