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10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56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割過闌尾 罹帕金森風險降19%
記者胡玉立
密西根州Van Andel研究所提供的圖片顯示,帕金森症特有的異常蛋白質聚集在闌尾。
科學家找到了有關帕金森氏症的新線索。2018年10月31日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最新研究,分析了瑞典全國健康數據庫,查閱自1964年以來持續追踪的近170萬人醫療紀錄,結果發現,幾十年前動了切除闌尾手術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減少19%。
闌尾是一條位於大腸末端,體積細小,形狀像手指般的器官;偶爾會因不明原因而導致堵塞,並發炎及腫脹。
研究指出,闌尾通常被人認為是無用的微小器官,動手術切除時發現它似乎是某種異常蛋白質的儲存庫,如果此異常蛋白質得以進入大腦, 就會有帕金森症特徵。許多人的闌尾中似乎都藏有這種令人擔憂的蛋白質。
不過,領導此項研究的密西根州Van Andel研究所神經科學家和遺傳專家威薇安‧拉布里(Viviane Labrie)強調,「我們並不是要大家去做切除䦨尾手術。」畢竟,也有很多人就算切了闌尾,仍發展出帕金森症;還有很多人就算有此異常蛋白質,卻終生沒得到帕金森氏症。
拉布里說,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發現,因為顯然光是腸道中含有某種蛋白質,並不足以引發帕金森病,要有另一個步驟才讓它對某些人造成危險;「我們應了解身體如何處理這種疾病。」科學界應重新積極找出原因,了解到底哪些人面臨更大風險。
醫界很早就發現胃腸道和帕金森病之間,存在某種關聯。患者被確診帕金森病之前,常有其他胃腸道疾病或便秘多年。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猜測腸道與帕金森症關聯的可能原因。多位帕症專家指出,闌尾好像可以在影響腸道炎症免疫力方面發揮作用,而存活在腸道中細菌類型也可能影響帕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