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走出人生低谷,需要走幾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2-12 05:56: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
知乎上有這樣一組問答。
問: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答:多走幾步。
(by Jeson Fu)
對於已出走低谷的人而言,這樣的回答很經典,有點道家哲學中“大道至簡”的意味;但對於身處困境的人而言,這樣的回答並沒有多少幫助,反而少了點人情味,因為最難面對的是當下。
比如說,你一直找不到好工作,你問朋友怎樣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朋友卻安慰你說,hold住,再多找找。
可是,你明明找了那麼久都沒有成功,所以才有了當下的痛苦,所謂的再多找找,究竟什麼時候是盡頭?
又或者說你失戀了,朋友安慰你說,你值得更好的人,或者是下一個會更好。
但是,相比於下一個,你是不是更想抓住當下愛著的這一個?
只有當你有了滿意的工作,有了更好的另一半,過上了更好的生活之後,再回頭看看,才能雲淡風輕,或是談笑風生。
事實是,那些有故事的歲月,都曾是痛苦的當下,只有熬過去了,才會覺得美好。

23歲以前,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聰明”、“保送”、“985”、“社團會長”、“校園愛情”、“世界500強Offer”這些關鍵字融入了我的成長經歷。
直到畢業前的一個月,我遭遇了一場車禍。雖然診斷結果不算嚴重,但對方公司以無法按時報到為由,提出解除三方協議。溝通無果,雖有不甘,也唯有無奈地接受,從此走上了人生的岔路口。
幾個月後,身體康復,可各大公司早已結束了應屆生的招聘,而社會招聘又要求有工作經驗,我進退維谷。
人才市場就像是個菜市場,而我則是過了季的大白菜,廉價地把自己賣給了一家數碼公司,崗位是銷售。
從世界五百強,到去數碼城站櫃臺,這畫風變得太快太突然,真該為我配點背景音樂,比如紅樓夢插曲《葬花吟》之二胡版。
那時候是2008年,成功學大紅大紫,我白天在數碼城賣MP3,晚上參加公司的培訓。說是培訓,其實是向你安利成功學,比如“CEO大多出自銷售”,“你不成功是因為還不夠努力”,“我們是最棒的”等等,再配上一些手舞足蹈,陣勢不輸廣場舞。
對了,公司還人手發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講真,這本書還是挺不錯的,公司就靠著這一套一套的,給我們發2000塊錢的工資,讓我們幹高效能人士的活。如果以後你要創業開公司,記得一定要發這本書。

寫到這裡我簡直都不敢回憶,當時的我腦子一定是秀逗了,考個研回爐重造也比去賣MP3好啊,可當時家裡窮,人窮志短啊,而比窮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
我媽曾不止一次語重心長地告訴我:“還有那麼多房貸要還,你要懂事一點,我們都是為了你。”
我媽的語氣中充滿了焦慮,而更具殺傷力的是那一句“都是為你了”,作為一個“懂事”的孩子,我不敢去冒險,我要為家庭分擔壓力。
只是,這樣的孝順真的是對的嗎?
古埃及有一句諺語:世上只有兩種動物能夠到達金字塔的頂端,一種是雄鷹,另一種是蝸牛。
年少輕狂的歲月總是想做雄鷹的,畢竟蝸牛聽上去有點Low嘛,可現在想想,代際相傳的窮人思維就像蝸牛背上的那只殼,壓著你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插一句題外話:結婚一定要找視野開闊的人,拼爹首先拼的是觀念,其次才是資源。

賣了3個月的MP3,終於有了一個去國企的機會,工資高出了不少,也不必手舞足蹈地喊口號,我毫不猶豫地跳槽了,讓成功學都TM的見鬼去吧!
去了國企後,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到生活在不同層次的人。
簡單粗暴地分,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窮人、富人以及“我們”。這裡的窮人是指特別窮的人,富人包括各種“二代”。
新同事裡有一個官二代的女生,她告訴我,在她大四那年,她爸就給了她100多萬去練手,於是她在城站附近的商業樓盤中買了一處房產,之後房價就開始了暴漲,而她靠著租金,幾年後就回了本。
她眉飛色舞地對我說:“我把100多萬的本金全部還給了我爸,後面的這些收益,都是靠我自己賺來的。”語氣裡滿是自豪。
這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在那之前,我相信讀書改變命運,這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可她給我開了一扇窗,讓我窺探到這個世界的另一面——富人能通過資本的馬太效應來實現快速增值。
更深一步講,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們依賴路徑(如讀書或者做網紅來改變命運),而富人配置資源。
對路徑的依賴程度越高,家庭的犯錯成本也越高,人生就會缺乏“容錯性”,經歷了一點點的意外或是差錯,就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富人可以憑藉金錢和人脈的資源,在plan A , Plan B , Plan C 中不斷地試錯,只要資源越多,成功的機會也越多。
後來,那個官二代的女生跳槽了,家裡托關係給她安排了更好的工作,再後來她嫁了一個同濟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富二代,再再後來我們就沒有了任何的聯繫。

入職國企後,我一直期待著重回500強的機會。可禍不單行,2009年是大環境特別糟糕的一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蔓延到了國內,外企、民企紛紛裁員,國企反倒成了一個旱澇保收的避難所。
有一個寓言說:一隻鳥從小被關在籠子裡長大,後來就算出了籠子也不會飛。
正如《肖申克的救贖》裡的黑人瑞德,出了監獄後在零售店打工,每到上廁所時,都要主動向店長請示,即便店長告訴他不必這麼做,可他依然會忍不住要一遍遍地請示,因為在他的心中,已然有了一隻看不見的“籠子”。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在深井待久了,跳出去的機會越來越渺茫,而更可怕的是我完全沒有方向,不知道怎樣才能改變現狀。
那些日子,每隔一兩個月,就會有那麼一周,一邊焦慮不安,一邊暗自慶倖,慶倖自己未曾變成溫水中的青蛙。可這種糾結,就好像女人的姨媽痛一樣,來了讓人痛苦,不來讓人惶恐。
同樣焦慮的,還有我的前任,曾經我倆旗鼓相當,我去世界500強,她是攜程的管理培訓生,金融危機過去後,她輾轉跳槽去了支付寶,路越走寬闊,而我被困在深井慢慢變老。
有過好多次辭職的念頭,可依然是窮人思維在作祟,要還房貸啊,要為結婚多攢錢啊,要給家裡減輕負擔啊,要懂事啊……現在想起來當年真TM的是傻逼啊。
一個人最愚蠢的選擇,就是在二十多歲的年紀,錯過了成長的時機。

2012年初,有了一次晉升的機會,希望特別大。想我多年的等待,終於也能守得雲開見月明瞭。當我和前任說起時,她笑著說,我說話時眼睛是冒著綠光的。
可後來,我們分手了,一段5年的感情就這樣結束了,曾經想像的未來轟然倒塌……
再然後,分手3天后,領導告訴我,那個晉升的名額被公司砍掉了……
感情沒了,事業沒了,我懵逼了。
什麼是低谷?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會有不同的標準,可有一種情況是適用於每一個人的:
許你一個美好的未來,再一拳把它砸個粉碎,這個時候,就是你人生的低谷。

怎樣走出人生的低谷?
走出低谷的第一步,是接納。接納當下的自己,接納當下的生活。
你可以大哭一場,也可以聽聽朋友的故事,當他們告訴你,他有多慘多慘,你整個人都會變好的,因為共情才是最走心的理解。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有兩位朋友拉了我一把,一位如同陽光,她用她的悲慘故事讓我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孤獨;另一位如同明鏡,理性地幫我分析了這些年走過的路。明鏡告訴我:
“無論之前走了哪條路,都是你自己走出來的,失敗了不要太苛責,成功了不要太得意。無論是歷史,還是人生,都是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間蹣跚著前進。”
當情緒漸漸消退,我學會了把低谷當成正常的生活。
走出低谷的第二步,是認清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不要欺騙自己,醜小鴨之所以能變成白天鵝,不是因為它醜,而是因為它的爸媽就是白天鵝。
這個世界上,除了少數窮到無力改變命運的,以及少數不差資源的“X二代”們,我們大多數人的成功之路,唯有積累,也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那段日子,熊培雲的《自由在高處》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他在書中寫道:
“美好之世界,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性情做好分內之事……即勤勉於當下,努力于今朝,修行於日常。”
當我想明白了這一點,反倒能夠靜下心來,讀點書,學點樂器,看點電影,而這些點點滴滴的積累,都成了我日後寫作靈感的來源。
走出低谷的第三步,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並堅持走下去。
柴靜在《看見》中寫道:“有些笑容的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每個人都可以有夢想,有激情,但只有知道怎麼走,並且堅持下去的人,才可能是贏家。
持續地寫作讓我的公眾號有了起色,而我的第一本書《我就喜歡這樣的你》也已經開始預售,這讓我有了底氣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迫謀生。
至於你的路怎麼走?這要看你的天分,時間和精力要投入到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領域,而慶倖的是,我們每一個人至少在某一個領域會有自己的天分,你一定要找到它,然後咬牙堅持,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走出人生低谷的最後一步,是打破窮人思維的桎梏。
有很多書會教你怎樣擺脫窮人思維,但最終都需要你親自去經歷,否則永遠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在買車之前,我一度認為車子不是必需品,還要額外支出養車的費用,可真的買了車之後,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讓我能夠騰出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前幾天,我又簽下了一套房,這一次我不再焦慮於有多少存款,不再焦慮於要還多少按揭,我相信自己有賺錢的能力。退一萬步講,真沒錢了再把房子賣掉就是了,說不定還能增值。
當一個人不怕沒錢的時候,就是他變富的開始,因為輕裝上陣,路會越走越寬闊。
當然,我並不是鼓勵你拋棄責任,揮霍無度,而是提醒你,要分清楚人和錢之間的關係,分清楚人和人之間的界限。
能夠自食其力的人,不要給自己添加不必要的負擔,不要太憂慮於可能存在的風險,不要放棄自己的成長,要給自己行走的力量。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是羅曼羅蘭眼中的英雄主義。
而我想說的是:因為見過百花凋零,所以更希望看到萬物復蘇。
回到標題,走出人生低谷,需要走幾步?
第一步,接納當下。
第二步,認清自己。
第三步,堅持走自己的路。
最後一步,打破思維的桎梏。
這是我走出低谷後,最大的感悟。
P.s
曾經寫過不少情感故事,有很多讀者說我是一個溫暖的人,而我自認為是一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就像“斯托克代爾悖論”。
斯托克代爾是美國的一名海軍上將(另有一說是中將),在越戰時被俘虜,關押在河內希爾頓戰俘營裡。他先後遭受了 20 多次拷打,直到8年後獲釋回國。
“你為什麼能熬過這艱難的8年?”吉姆•柯林斯採訪時問。
“因為我有一個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出來,一定能夠再見到我的妻子和孩子,這個信念一直支撐著我,使我生存了下來。”斯托克代爾說。
“那你的同伴中最快死去的又是哪些人呢?”
“是那些太樂觀的人。”
這不是很矛盾嗎?為什麼那些樂觀的人會死得很快?斯托克代爾說:
“他們總想著耶誕節可以被放出去了吧?耶誕節沒被放出去;就想復活節可以被放出去,復活節沒被放出去;就想著感恩節,而後又是耶誕節,結果一個失望接著一個失望,他們逐漸喪失了信心,再加上生存環境的惡劣,於是,他們鬱鬱而終……對長遠我有一個很強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活著出去,一定能再見到我的妻子和小孩;但是我又正視現實的殘酷。一個人不能對未來失去信念,但千萬不要盲目樂觀,現實世界永遠要比我們假想的更複雜殘酷。”
你不能把信念和原則搞混。
信念是:你一定能獲得成功——這個信念千萬不可失去。
原則是:你一定要面對最殘忍的現實——無論它們是什麼。
認真地去生活,並堅信終有一天,所有的廢墟之上,都能建起高樓大廈。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9 14: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