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學佛群疑-聖嚴法師-43 佛教如何適應民間信仰的要求?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2-12 07:15: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教如何適應民間信仰的要求?
所謂民間信仰,是跟民俗相關的宗教行為,也是原始型態的宗教現象,
自從人類文化開始以來,即已普遍地發生在各個民族之間。那是為了疏解心
中的困擾、家庭和社會的糾紛、自然環境的折磨,在一時間無法以人的體能、
智慧所能解決的情況下,唯有訴求於神明的指引、援助、救濟、保佑,利用
求籤、問卜、降靈、牽亡、扶鸞、犧供、許願等方法,以達到與鬼神溝通的
目的。這種行為,在一神教的立場看,乃是異端的迷信和邪術,佛教也不主
張類似的行為。民間信仰是諸神雜糅的,宋以後即有儒、釋、道三教並收,
神、仙、佛、菩薩不分之勢。清末民初以來,更有增加耶、回二教所謂五教
同源的民間宗教,通過靈媒、術士、鸞壇、乩童,以及靈簽、茭杯等的人員
和道具,請到自稱為是某神、某仙、某聖、某賢、某菩薩、某古佛的無名鬼
神,來為祈願的民眾抉疑指點,以滿足他們的需要。漸漸地,佛教也開出了
若干方便法門,以適應民間信仰的需求。所不同的,佛教是以理性疏導,修
善積福、懺悔誦經,來達到祈求的目的;民間信仰則以盲目的依賴及媚神的
行為來達成他們的希望。此在一神教的信仰者也有類似的目的和作用,不過
卻是以唯一的神,做為祈求的物件。民間信仰也將各宗教的教主等,當作諸
神崇拜。所不同的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教主、教史、教理、教儀、教團的傳
承;民間信仰則是東拉西扯、七拼八湊的多神崇拜。從人類文化史的考察而
言,民間信仰雖屬於原始民族的宗教型態,卻為人類身心弱點之所需;歐美
社會經基督教近二千年的洗刷清理,迄今仍有民間信仰的蹤跡在到處活動。
所以站在佛教的立場,也宜有適當程度的容忍。不過如果為了投合民間信仰
的要求,而降低佛教信仰的層次,甚至將民間信仰的各種鬼神,提升為佛菩
薩的化身和權現,就會為佛教帶來名存實亡的命運,也會遭受到理性的批判
和指責。所以,正統的佛教寺院不應設置籤筒、鸞壇、茭杯,也不供奉各種
地方色彩的諸神偶像,以免染上了民間信仰的色彩,而被誤為多神的崇拜就
是佛教,佛教就是民間信仰的流類。佛教如何因應社會大眾,對民間信仰需
求的滿足?此應著重對於信仰諸佛菩薩功能的提倡,或者對於某些常用經咒
效驗的闡揚,比如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的靈驗,是無微不至、無遠弗屆、
無時不應的。觀世音菩薩稱為廣大靈感、救苦救難、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稱
為無上醫王,又名無量壽及無量光。這些佛菩薩,能夠使人有求必應,求長
壽得長壽,求智慧得智慧。釋迦牟尼佛是盧舍那佛的千百億化身之一,他是
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的導師、長夜的明燈、苦海的慈航;一切諸佛,均能
于一切時一切處,接受到任一眾生的呼救,具備救濟眾生的一切功能。所有
的諸大菩薩也都具足六種神通,隨時、隨處、隨類攝化,普應一切眾生的合
理祈求。那麼人人只要選定一佛,或一菩薩,或一特定的法門和經咒,就可
輕而易舉地達到民間信仰所有要求的目的,何況尚能更進一步,由民間信仰
的宗教層次,進入自利利他、解脫自在的境界。佛教內的密教有種種不同目
的及不同層次的修練法,中國的天臺宗乃至華嚴宗,也編有各種禮懺儀軌及
修證儀軌,依之修持各經所宣示的法門,此已不同於民間信仰的多神崇拜;
唯追溯佛法的源頭,並無多樣化的儀軌可求。佛說無量法門,而其任何一法,
只要專心修持,就能成為一切法的總持,所以《楞嚴經》有二十五種圓通法
門,任一法門就等於一切法門,具足一切法門的功用。《維摩經》更加開示
出不二法門,否則,容易和民間信仰混淆,與多神信仰合流,而予人以神佛
不分的印象。再深一層說,做為一個佛教徒,如果為了滿足不同的願望,而
經常變換修行的方法和崇拜的物件,便會失去中心的目標。正信的佛教徒,
信仰三寶是為學佛、修法,是學佛的慈悲與智慧,以佛法的正確指導,修行
專一的法門,以達成持戒、修定、發慧等一貫的目標。只要不離三寶的原則,
日復一日地,以看佛書、做佛事、持戒、佈施、禮誦、懺悔等為日課,縱然
不求現實利益,現實的利益也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1 05:3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