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1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56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酸性體質易罹癌?專家:沒科學根據!
食物雖有酸鹼之分,但飲食均衡才是重點。
●究竟什麼樣的體質容易罹患癌症始終是民眾關注的議題。灃食教育基金會智庫專家、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名譽教授謝明哲說明,人體有良好的酸鹼緩衝系統、會保持恆定的酸鹼值,因此人體並沒有所謂的酸鹼之分,而是始終維持微鹼性的狀態、並不會輕易改變,網路流傳的酸性體質易得癌症一說並沒有科學根據。
關於酸性體質造成代謝不正常、讓身體容易發炎的說法,謝明哲則表示,容易發炎是因為體內Omega-3與Omega-6比例不均造成的,當體內Omega-6的值越高,就越容易產生發炎反應,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攝取含有Omega-3的食物,使體內的這兩種物質達到平衡。
他並表示,酸性體質會造成癌症一說實為不正確的說法,誘發癌症的原因非常的複雜,會牽扯到非常多的理論,並不只是單純在於體內酸鹼性的關係。
謝明哲說,食品的酸鹼之分,主要是與食物當中的礦物質含量來做區分,若依照常見的食物六大分類來粗分,屬於酸性食物的有: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大部分屬於鹼性的分類為:奶類、蔬菜類、水果類,中性食物則有油、糖、茶、咖啡等,但仍有部份的食物為例外。
謝明哲表示,即使食品有酸鹼之分,但飲食對於體內酸鹼值的影響有限,單一化的攝取會導致營養不均衡,也會造成體內的代謝改變,因而產生疾病。他強調民眾不應聽信謠言而只攝取某項特定種類的食品來達到養生效果,唯有均衡飲食才能夠維持好的身體機能,飲食適當、適量、不挑食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灃食教育基金會提醒,「因為什麼樣的因素而致癌」是一種風險概念、並非絕對會致癌,尤其是「酸性體質的人易致癌」一說更是謬論,民眾若因為聽信此說法而大量食用鹼性食物盼能改善體質,恐怕更會引發代謝問題而影響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