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7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懂得適度,才能活得從容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2-19 06:08: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智慧啟引:『凡事只求半稱心,因為上蒼不會讓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都集中到一個人身上。“半”字之道,寓意深邃。細細品琢,耐人尋味。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適度,適度為美。追求“半稱心”的生活,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懂得“半稱心”的智慧,才能活得從容、大度、豁達。』
  在杭州靈隱寺中有這樣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這副對聯語言樸素直白,卻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明末清初的碩學鴻儒李密庵寫有一首《半半歌》:“看破浮塵過半,半字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悠閒,半裡乾坤寬展……”全詩出現了40多個“半”字,句句在理,如同“半稱心”一般,奉勸世人活得從容、大度、豁達。
  林語堂十分欣賞李密庵用生花妙筆在其《半半歌》裡所描繪出的那種知足常樂、隨遇而安、自然舒適的生活態度,認為這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晚清“第一中興名臣”曾國藩可謂深諳此道。他常誦的格言是“盛世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修德不求報,為文不求傳”,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並將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求闕齋”,意在持滿戒溢,知足自省。
  他在平定太平天國、位及人臣、功勳顯赫時,毅然自裁湘軍,功成身退。既保全了自己,又消除了朝廷的顧慮,最終為自己謀得了握有實權的兩江總督一職。在55歲時,他上疏請求解除一切職務,註銷爵位,提前退休,在宦海沉浮、毀譽參半中成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萬事如意,其實,這只不過是人們的美好祝福,而凡事只求“半稱心”的人,往往容易求得幸福和快樂。如果事事都求完美,都要求稱心如意,那只能使自己陷入痛苦與無奈之中。
  凡事只求半稱心,因為上蒼不會讓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都集中到一個人身上。
  楊絳說:“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獲得了金錢未必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擁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願以償。”這段話恰恰是對“半稱心”的概括和總結,富含人生哲理。
  “半”字之道,寓意深邃。細細品琢,耐人尋味。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適度,適度為美。智者悟之,益增其慧;愚者效顰,更添其味。
  凡事只求“半稱心”,尤其是已到遲暮之年的老年人,更應該把瑣事看淡,眼界放遠,心平氣和地追求“半稱心”的生活。因為追求“半稱心”的生活,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0 01: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