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二、本經體性
一、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
二、《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三、南嶽懷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又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四、《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又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五、《要解》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六、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七、世親菩薩《往生論》云:「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八、明蘧庵大師曰:「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
九、幽溪大師《圓中鈔》曰:「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即指實相)。」
十、《彌陀要解》云:「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