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就能承受多大的毀譽。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的眼神不是特別好使,一篇文章看下來,該學習的內容沒去注意,倒研究了出“原來小編還在打工”。
《西遊降魔篇》裡,孫悟空對唐三藏說,“知道我是誰嗎?花果山十三太保,知道吧,我就是老大,想當年我手拿著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一直砍到蓬萊東路,來回砍了三天三夜,是血流成河啊,可我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一眼都沒眨過。”
唐三藏問,“那麼長時間不眨眼睛,眼睛會不會幹啊!”
“我說我殺人不眨眼,你問我眼睛乾不幹?”
完全牛頭對不上馬嘴,氣得孫悟空想把唐三藏殺了的心都有,這還能不能好好聊天?
注意力等於事實,你關注什麼就是什麼?就像剛學自行車一樣,眼睛老是不敢往遠的地方看,生怕撞到什麼,但越是看車頭,越是看到什麼撞到什麼。很多人誤以為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全世界,這就跟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有什麼區別?
有個培訓導師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群總裁班的人學習後相約去游泳,剛好有好幾個人不會游泳,於是叫來一個國家級的游泳教練,教練一教,發現那些學歷高的人不一定學得就快,於是他改變一種方式,說不教大家怎麼學游泳了,教大家怎麼下水救人,大家一聽就樂了,學起來更快。原本不會游泳的可以不沉底了,會遊的多了幾個好看的泳姿,遊得更好。
教練突然發現,只有一個長得特別精神的小夥子,站在岸上架著胳膊,就是不下水,一副思考的樣子。
教練走過去問他,“怎麼不下水呀?”
小夥子說了這麼一句漂亮的人,“我研究了大半天,我發現你還是教游泳?”這還能不能好好玩耍?
由此可見,如果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不好,知識越多反而越反動。這是與智商與能力無關的東西。
因為智商是靠不住的,它是不固定的,是一個用進費退的過程。所以有時候,努力比智商更重要,即使你笨,但是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但是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認知。
何為認知?就是對自我和事物的定位和評價。固定的認知會讓人舉步不前,而這種認知是危險的。明明智商很高,可是認知有限,就會像上面的例子一樣鬧出很多笑話來。
只有認為事物是變化的認知才能使人進步和成長,才具有自我察覺和自我認知。這一認知,讓你明白一個人的智商是可以變化的,努力便可以提升智商,而決定我們命運的,是對智商及相關事物的認知。
認識到這個世界和人都是在變化的,就連智商情商這些用來評鑒能力的虛擬概念,也是在變化之中。不要一成不變地去看待變化中的人和事物,因為你的認知會強化你的能力,而一個愚蠢且無知的人,認真努力起來是很可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