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六五、《普賢行願品》曰:「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繼演說,不可窮盡。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願行。」
六六、靈峰大師曰:「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
六七、清省庵法師曰:「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又曰:「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六八、《大乘義章》曰:「界別(分別、差別)為界,諸法性別,故名為界。」
六九、《唐譯》為「演說施戒諸法門,忍辱精勤及定慧。」
七十、《智度論》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
七一、《往生論註》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
七二、《大乘義章》曰:「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
七三、《漢譯》曰:「檀施調伏意,戒忍及精進。如是三昧定,智慧為上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