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慢性偏頭痛原因找到了!和大腦這個物質有關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 22:33: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慢性偏頭痛原因找到了!和大腦這個物質有關

偏頭痛慢性化關鍵找到了!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等研究團隊發現,從發作頻率較少的陣發性偏頭痛,演變成發作頻率較高的慢性偏頭痛,可能與大腦中的神經元活性指標「N-乙醯天門冬胺酸」濃度下降有關,為臨床治療的醫藥開發提供新方向。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賴冠霖解釋,偏頭痛有兩種,其中,陣發性偏頭痛每月頭痛發作少於15天,慢性偏頭痛則是連續3個月、每月頭痛發作15天起跳,且至少8天是症狀持續4至72小時,出現單側、搏動性、中重度疼痛、影響日常活動的頭痛,並於發生時可能有噁心或嘔吐、畏光及怕吵等狀況。

賴冠霖說明,國內偏頭痛盛行率近1成,粗估有170萬名患者,其中約10萬人為慢性偏頭痛。目前研究已知偏頭痛慢性化,主要是大腦接收外來訊號後,傳遞經三叉神經、腦幹到視丘時,因視丘過濾訊號能力不足,造成訊號不斷在腦內盤旋所引起。

為了找出影響視丘功能異常的關鍵,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署君、副研究員尼大衛針對74名受測者,包含24名陣發型偏頭痛患者、25名慢性偏頭痛患者,頭痛史約半年至20年,再對照25名健康成人,利用磁振質譜造影技術量測相關物質變化,結果發現一種大腦常見的氨基酸衍生物、神經元活性指標「N-乙醯天門冬胺酸」,在慢性偏頭痛患者出現顯著下降,且病史越久降幅越大,甚至整個神經元活性連結網路也較差,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大腦》(Brain)上。

賴冠霖補充,該研究證實視丘的神經元活性與慢性偏頭痛相關,顯示在偏頭痛預防治療上,或許未來視丘可成為治療標的,例如刺激視丘的神經元活性等,藉以改善症狀。

另外,賴冠霖提醒,許多陣發性偏頭痛患者會過度服用止痛藥控制疼痛,結果造成發作頻率提高,進而演變成慢性偏頭痛,建議若頭痛頻率明顯增加,仍要進一步就醫治療,以利控制。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4 23: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