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夫妻一起做中醫調理 一年半好孕到
42歲的李小姐,結婚一年努力做人,但肚皮仍遲遲沒有消息;到婦產科檢查並無任何異狀,但先生精蟲活動力略不足,所以就決定一起到中醫來調理。
經過醫師把脈問診及評估體質與焦慮指數後,綜合分析出李小姐在陽虛、氣虛、肝鬱的分數較突出,而先生則是較為氣虛;建議用中藥調理,並且配合基礎體溫的測量判斷較佳受孕時間並檢視治療療效。兩人規律在中醫調理,起居坐息都十分正常,一年半後自然懷孕,之後順利產下一子。
來中醫求診的不孕症患者以女性為多,須先排除是否有子宮卵巢病變的異常,如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輸卵管阻塞、陰道子宮先天結構異常等,所以建議仍應至西醫婦科做檢查,如超音波、輸卵管攝影及抽血檢查等,並且也應同時進行男方精蟲檢查,視情況配合中醫治療,才能取得最大療效。
中醫認為,臟腑氣血失調,是造成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而臟腑中又以肝、脾、腎與生殖最相關;腎藏精、主生殖,為先天之本,若先天不足、或房事不節或久病勞累,均會造成腎虛,另外高齡也是較易腎虛;脾為後天之本,若脾胃虛弱,常會造成氣血不足;而肝臟血、主疏泄調暢情志,若是壓力大、情緒差,常造成肝鬱而氣血失調影響月經。
男性不孕多為氣虛型或腎精虧損型。依證型選用補中益氣湯、五子衍宗丸、八味地黃丸、左右歸飲加減治之,增加精蟲數目與精子活動力。緩解情緒壓力、避免經常性的熬夜及抽菸、以及飲食營養的均衡都很重要。
女性首重調經,以月經週期療法配合基礎體溫表,正確的使用各種中藥,療效最顯著。經後期(月經週期第5-10天)以調補腎陰、養血為主;而排卵前期(週期第11-14天),除了調補腎陰以外,需溫腎陽及調氣活血;經前期(週期第15-24天)須以補腎陽為主;行經期(週期第1-4天)則以行氣活血為主。
針對不同體質證型給予適當的湯藥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較以往步調快、壓力大、外食比例高,高齡結婚者也越來越多,不孕症的問題也漸趨普遍。
除了求助於現代醫學及中醫調養外,也要有充分睡眠、均衡飲食、適當紓壓及規則運動,夫妻雙方互相支持、一起努力更是幸福的關鍵。(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