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三一、《會疏》云:「六道,則流轉所由。故言惡道。」
三二、《大乘義章一》曰:「門別不同,故名為門(即分門別類之義,如部門、門類)。又能通入趣入,名門。」
三三、《四教儀一》曰:「門者,以能通為義。佛教所詮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實相之理。故名為門。」
三四、《會疏》曰:「菩提者,則上善所入,故言善趣門。」
三五、《法華經寶塔品》云:「持八萬四千法藏,為人演說。」
三六、《俱舍論》云:「所化有情,有貪瞋等八萬煩惱。為對治之,世尊說八萬法蘊。」
三七、《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己曰德。」
三八、《勝鬘寶窟上》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三九、《仁王經良賁疏》曰:「梵云摩尼,此翻為寶。會意翻云,如意寶珠,隨意所求皆備足故。」
四十、《涅槃經九》曰:「摩尼珠,投於濁水,水即為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