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 離所知障、離煩惱障,才能自利利他,得到真正的解脫。凡夫二障絲毫未離,自己度不了,焉能度人?自度尚比較容易,言及度他,對剛強難化眾生要有極端忍耐心,絕無休息,不疲不厭;所以大乘經典對小乘人不契機,若無菩薩種性,決不能接受大乘教義與聽大乘佛法。
◎ 出世間法亦不能執著,佛無定法。醫生治病沒有一定的藥方,看病下藥;佛是醫治眾生病的,病好了即不必再吃藥了。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凡夫著生死,二乘著涅槃,均非究竟。
◎ 不論修何種法門,戒定慧是基礎,不能得定,縱得慧亦是狂慧,定中無慧亦是邪定。
◎ 修行需有境界,託境起修,才有下手處。《金剛經》說不住六塵,而《彌陀經》全說極樂世界之六塵,看似相反,其實不然。凡夫起心動念不離六塵,念佛法門在改變眾生之心,脫離五濁惡世之六塵即不著有,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即不著空。佛法治心重在轉變心理狀態,使眾生轉向佛境之六塵,即可脫離世間之六塵,二邊不著之下手方法在此。
◎ 學佛的因緣若未成熟,先勸他研究經典,俟其道理了解,自然能發心,實際上未必能得到受用,歸依才能得到受用,歸依是起碼的修行。歸是回頭義,未歸依前心向外面,六根趣向於六塵,六塵屬邪外,要反邪歸正。依是依靠,一切法中佛法是正,歸正之後,身口意一切造作念頭,都要依靠佛的教訓。今日作一件事想想佛會許可否?此係修行的起點,是永離生死、超凡入聖的菩提大道。
◎ 六道中以地獄眾生最苦,地藏菩薩尚在地獄中度脫眾生,何況其餘道!欲想成佛必先度眾生;要了解眾生的心理與行為,應先修自己的心與行。如捨棄自己的心行不修,而專在經教研究,無有是處。
◎ 經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讀此文後即知聞佛名號甚為希有難得。地獄是最苦的,情願在地獄受苦,為了聞佛名號;如不聞佛名,即受無量樂也不接受。可見佛的名號比無量樂還要寶貴,因為聞佛名號可以了生死出輪迴。
◎ 經中常有「受持」二字:受是領納,是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比解更進一層;持是拳拳服膺,一刻不放鬆之意,比受字又進一層。
◎ 度眾生,只要使其聞一聲佛號,即已令其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因緣成熟會進入佛門。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