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五五、法住師云:「忍有三種:一、者安苦忍,謂於世違事能受故。
二、他不饒益忍,謂他於己有違損能受故。三、法思維忍,謂於法無分別故。」
五六、《會疏》曰:「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為有力大人。
忍辱正治瞋恚,通斷三毒。《寶雲經》於菩薩所修法,各說十法。
中說忍法,菩薩有十法,能淨於忍。何等為十?(一)內忍、(二)外忍、(三)法忍、
(四)隨佛教忍、(五)無方所忍、(六)修處處忍、(七)非所為忍、(八)不逼惱忍、
(九)悲心忍、(十)誓願忍。
(一)內忍。云何名菩薩內忍?菩薩飢渴寒熱,憂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為苦惱。是名內忍。
(二)外忍。云何名菩薩外忍。菩薩從他聞惡言罵詈,毀辱誹謗,或毀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
和尚阿闍黎師徒同學,或聞毀佛法僧,有如是種種毀訾,菩薩忍辱,不生瞋恚,是名外忍。
(三)云何名菩薩法忍。佛於諸經說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不驚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