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一合相是一個假相,身體為四大五蘊集合而成的一個一合相,不是真相,眾緣和合而無自性;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
◎ 圓者,圓滿周備,無欠無餘。覺者,虛明靈照,絕思絕慮,無有分別。圓覺者,即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此心為眾生所本具,但以妄想煩惱蓋覆,迷而不覺,故曰眾生;眾生若能一心清淨,一塵不染,覺照本性,則與佛無異。蓋佛者覺也,一念覺一念是佛,念念覺念念是佛。
◎ 念就是妄想,時刻不停,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如此,只能將他轉換過來歸到淨念上,久久自然歸於無念。用功必須修至無念才能證性,方為究竟。
◎ 止是禪定,觀是般若,修止必須同時修觀。若是一心專修禪定,修久了,不會馬上得到智慧,行者心理漸漸的消沉下去,容易打瞌睡,起了懈怠心,什麼都不肯作,消極而不行善法,如此則失自利。其次,修止修得好,亦限於獨善其身的地步,因而遠離大悲,不度眾生,亦失利他。故馬鳴菩薩說:「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 佛的心不動,佛在九法界中隨類化身,變化一切眾生而心得自在。以世間法說,作大事的人肚量大、有涵養;若是性情暴躁,遇到一點小的不如意即發脾氣,是福薄之相,亦是短命之相,遇到這種人應當原諒他。
◎ 佛所說各種法門均為成佛之道,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看那一種對我們的根機,合乎根性者良。同時多學幾種法門是可以的,但修行必須一門深入,不能改變,不能動搖。如同時修兩個法門,等於腳踏兩隻船,危險殊甚,無法到達彼岸。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
|